支气管激发试验
概述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测试气道反应性的检查项目
指标异常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囊性纤维化、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等疾病
异常时建议首诊呼吸科
定义
支气管激发试验是用外加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作用于支气管后,依据激发前后测定的肺功能指标结果的变化,判定气道收缩程度,从而测定气道对这些刺激的反应性(即气道反应性)。
分类
由于临床上测定方法较多,分类也比较复杂,常用的有根据激发物作用机制分类、根据激发方法分类和根据应用仪器分类等。
根据激发物作用机制分类
按激发试验的机制是否直接引起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可分为直接和间接2类。
直接激发试验主要包括乙酰甲胆碱(Mch)、组胺、白三烯D4等。
间接激发试验包括运动、甘露醇、腺苷、高渗盐水、冷空气等。
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运动激发试验和高渗盐水激发试验等较为常用。
根据激发方法分类
可分为吸入型激发试验和非吸入型激发试验,其中吸入型是最常用的激发方法。
根据应用仪器分类
可分为肺功能仪测定法和Astograph测定法。
检查目的
主要用于咳嗽变应性哮喘、不典型哮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可以协助评估哮喘治疗效果。
进行科研所需,如哮喘流行病学研究等。
适用人群
临床疑似哮喘,如慢性咳嗽,或反复胸闷、呼吸困难者。
哮喘治疗后人群,以评估治疗效果。
过敏性鼻炎疑似合并哮喘的患者。
其他需要评价气道反应性的人群,如确定涉及环境或职业暴露的病例的触发因素等。
不适用人群
绝对禁忌证
也就是明确不能进行该项检查者。
曾有过致死性哮喘发作,或近3个月内曾有因哮喘发作需机械通气治疗者。
对吸入的激发试剂有明确的超敏反应。
基础通气功能损害严重。
不能解释的荨麻疹。
其他不适宜用力通气功能检查的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
在有以下情况时,需要慎重考虑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可能性,谨慎决策,但并不是绝对不能进行。
基础肺功能呈中度以上损害,但如严格观察并做好充足准备,则仍可检查。
肺通气功能检查已诱发气道痉挛发生。
基础肺功能检查配合不佳者。
哮喘急性发作期。
检查风险
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过程中危急重症的发生率很低,安全性较好。
可能会出现诱发哮喘发作、诱发加重支气管痉挛等情况。
参考价格
根据不同地区和医院级别不同,项目收费在80~200元左右。
检查流程
检查方法
目前并无统一的标准规范化流程,因此应听从医生指导,配合完成。以下以最常见的吸入型直接激发试验为例说明常见流程,具体以各医院为准。
测定基础肺功能
受试者休息15分钟后取坐位,夹鼻,按用力肺活量质量控制标准测定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容积和比气道传导率等,以FEV1最常用,至少测定3次,最佳2次之间差异<150 ml方为合格,取高值作为基础值。
吸入生理盐水再测定肺功能
目的包括两方面:
让患者认识吸入激发药物的过程,减轻其心理负担,熟悉吸入方法,增加吸入过程的协从性。
观察稀释液生理盐水是否对肺通气功能有所影响,作为以后吸入激发物的对照。
若吸入生理盐水后FEV1下降>10%,则其本身即可增加气道反应性,或患者经数次深吸气诱发气道痉挛,其气道反应性较高,此时试验不宜继续进行,或采用最低浓度(剂量)的激发物作起始激发,但需严密观察,谨慎进行,同时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吸入激发药物
从低浓度(剂量)开始,双倍递增,吸入后再测定肺功能,直至FEV1较基础值下降≥20%,或出现明显的不适及临床症状,或吸入最高浓度(剂量)为止。
对基础肺功能正常,无喘息病史的受试者,可适当从较高浓度(剂量)开始,或采用4倍递增的方式吸入激发药物,但当FEV1较基础值下降≥10%时,应恢复为原2倍递增方式继续吸入。
吸入支气管舒张剂
若激发试验阳性且伴明显气促、喘息,应给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以缓解患者症状,随后终止试验。
注意事项
检查前
检查时间
支气管激发检查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但如果与其他指标同时检查,需要咨询医生,在要求的时间进行检查。
是否空腹
无需空腹。
着装注意
需穿着松紧适中,以免限制呼吸运动。
饮食及运动建议
测定前6小时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及含酒精的饮料,测定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冷空气吸入。
复查建议
结果可疑者推荐2~3周复查,必要时2个月做一次复查。
其他
支气管激发试验须在哮喘慢性持续期或缓解期进行,试验前基础FEV1/FVC≥70%或FEV1>70%预计值。
有些因素或药物会影响气道的舒缩功能和气道炎症,从而影响气道反应性,导致试验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因此需要在试验前停用这些药物或避免这些因素,具体以医生建议为准。
检查前应停用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或抗胆碱能药物(如沙丁胺醇)4~6小时、口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或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12小时、长效或缓释剂型药物(如缓释茶碱)应停24小时。
停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12~24小时、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48小时。
停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48小时,停用白细胞三烯拮抗剂(如孟鲁司特)24小时,停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如色甘酸钠)8小时。
其他药物,如β-受体阻断药、巴比妥类药、苯二氮䓬类等药物可降低对激发剂的耐受程度,测定前48小时停用。
检查期间
放松心态,调整呼吸,保持平稳的呼吸状态,按照提示进行配合。
检查后
测定结束后应等待数分钟,待初步确定检查结果符合要求后再离开。
若激发试验阳性且伴明显气促、喘息,应吸入药物后待症状彻底消失方能离开,必要时应有人陪同。
报告获取时间
一般情况下,1天内可以拿到结果。具体报告等待时间以检查时告知或提示为准。
结果解读
参考范围
定性判断
阳性
在吸入型直接激发试验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量(PEF)较基础值下降≧20%,或比气道传导率(sGaw)下降≧35%。
不同的激发试验此标准不完全一致,如运动激发试验中,FEV1下降≧10%;或高渗盐水激发试验中,FEV1下降≧15%,均可认为是阳性结果。
阴性
吸入最大浓度或者剂量的激发剂后,以上指标仍未达以上标准。
定量判断
判断指标
累积激发剂量(PD)或累积激发浓度(PC)常可用于定量判断气道反应性。
如PD20-FEV1是指使FEV1较基线下降20%时累积吸入刺激物的剂量,PC20-FEV1是使FEV1较基线下降20%的累积激发浓度。
气道反应性增高程度分级
依据PD20-FEV1或PC20-FEV1可对AHR的严重程度,将气道分为可疑或极轻度、轻度、中度、重度4个等级。
异常解读
阳性结果
阳性者并不能诊断为哮喘,应结合病史、反应阈值以及激发时的症状综合判断。
变应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结节病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移植后、心力衰竭,以及长期吸烟、接触臭氧、囊性纤维化、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等,都可能出现测试结果阳性。
阴性结果
阴性结果的价值较阳性更大,阴性者基本上能排除哮喘。
曾使用降低气道反应性的药物,激发试验前停药时间不足。
仪器装置设置、激发剂的有效保存。
受试者配合度、对选用的激发剂不敏感等。
空气源性过敏源暴露的季节已过。
就医建议
如果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异常,无其他症状,可首诊呼吸内科,明确病因,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病情进一步就诊其他科室,如耳鼻喉科、心血管内科等。
对于疗效评估及手术前进行筛查的患者,一般主治医生会综合临床症状,决定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检查流程
结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