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病
概述
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
大多数无症状,如发病可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皮肤发黄等
无症状带虫者可不治疗,有症状的患者需要驱虫等治疗
大多数预后良好,孕妇、胎儿、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者预后不佳
定义
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性疾病。
本病多为隐性感染,少数可侵犯眼、脑、淋巴结、心、肺等部位,孕妇感染可导致流产、死产及先天性畸形,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病死率高。
分型
弓形虫病包括先天性弓形虫病和获得性弓形虫病。
先天性弓形虫病危害较大,妊娠期感染可引起流产、死产或畸形儿。
获得性弓形虫病可无症状,少数人会出现眼、脑、淋巴结、心、肺等脏器受累症状。
发病情况
弓形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全球约10亿人感染,但多数为隐性感染或原虫携带状态。
我国为流行地区,弓形虫病感染率较高,少数民族地区及农村人口感染率更高。
病因
致病原因
弓形虫病是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导致流行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方面。
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感染弓形虫的猫或猫科动物。
传播途径
弓形虫病的传播途径包括先天性感染和获得性感染两种。
先天性感染
胎儿在母体经胎盘垂直传播而感染。
获得性感染
胃肠道传播:是目前传播的主要方式。食入未煮熟的含弓形虫的肉、蛋、奶,或者处理猫粪便后未洗手,经口摄入而感染。
接触传播:接触被卵囊污染的土壤、水源,经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
血液传播:经输血、器官移植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养猫科宠物者、动物饲养员、屠宰场工作人员感染率较高。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及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易被感染。
发病机制
弓形虫主要由消化道入侵机体,引起炎症反应。
弓形虫经消化道侵入人体,可通过血行播散到各个脏器。
弓形虫在各脏器组织细胞内繁殖,可引起细胞破裂,。
虫体可刺激机体产生坏死性病变和迟发性变态反应,并形成肉芽肿样炎症。
症状
主要症状
弓形虫病包括先天性弓形虫病和获得性弓形虫病,其临床表现不同。
先天性弓形虫病
多发生在孕妇体内,孕妇急性感染时可通过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先天性弓形虫病。
妊娠早期感染多引起流产、死产或形成畸形儿。
妊娠中期感染多出现死胎、早产,患儿出生后可出现严重的脑部、眼部疾患。
妊娠晚期感染,胎儿发育可以正常,但出生数月或数年后会逐渐出现心脏畸形、心脏传导阻滞小头畸形、耳聋或智力低下。
获得性弓形虫病
患者多数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仅少数人发病,累及心脏、眼睛、肺部、脑部等部位时,可出现相应症状。
感染者多无症状,也可表现为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
累及心脏可并发心肌炎,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
累及眼睛以脉络膜视网膜炎为多见,表现为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等。
累及肺部,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气短等。
累及脑部可导致脑炎脑膜炎,表现为癫痫、眩晕、嗜睡、昏迷等。
并发症
胎儿、婴幼儿、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及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感染弓形虫后,极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高热、寒战、意识障碍等。
就医
就医科室
感染内科
有猫狗动物接触史,或食用生肉等情况下,出现发热、肌肉酸痛、咳嗽、咳痰等,可就诊于感染内科。
或根据症状就诊于相应科室,如咳嗽咳痰可就诊于呼吸内科等。
产科
备孕期间或者妊娠期妇女怀疑弓形虫感染时,应及时就诊于产科。
儿科
新生儿或者儿童出现发热、哭闹不安等,可就诊于儿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可能需要做全身体格检查等,故应穿着宽松衣物。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无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有无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等症状?
有无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等症状?
病史清单
近期是否有生食未煮熟的肉类的情况?
近期是否有处理猫粪便的情况?
有无进行器官移植、输血等情况?
检查清单
近1周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等。
影像学检查:胸部CT等。
用药清单
近1周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抗驱虫药物:乙胺嘧啶磺胺嘧啶阿奇霉素等。
退热药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诊断
诊断依据
病史
本病患者可能存在以下流行病病史。
有摄入未煮熟的肉类的情况。
有接触猫粪便的情况。
器官移植或输血史。
临床表现
感染后多数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如发热、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少数可出现咳嗽、咳痰、视物模糊、畏光等。
孕妇感染后可能出现流产、早产、死产或形成畸形儿。
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寒战、意识障碍等。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略有增高,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稍增高。
病原学检查
患者的血液、脑脊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液、羊水等,直接涂片可发现弓形虫。
患者的淋巴结、肌肉、肝、胎盘等活组织病理切片,可找到弓形虫滋养体或包囊。
免疫学检查
血清、脑脊液可出现弓形虫IgG和IgM抗体,弓形虫感染后,IgM抗体在第5~7日即可出现,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在2周内有4倍以上增长,可早期诊断本病。
仅有弓形虫IgG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过弓形虫。
急性感染期在血清或体液中可以检测到弓形虫循环抗原。
鉴别诊断
弓形虫病可引起发热、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视物模糊等相关症状,症状没有特异性,需要与有类似症状的疾病鉴别,确诊则必须找到病原体或血清学试验阳性。
弓形虫引起的淋巴结肿大需要与EB病毒感染淋巴结结核等相鉴别。
弓形虫引起的肺部感染需要与细菌性肺炎、肺结核等鉴别。
弓形虫引起的脑病需要与风疹、单纯疱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病相鉴别。
弓形虫引起的眼部症状,需要与角膜炎全眼球炎等鉴别。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治疗原则:无症状带虫者可不治疗,有症状的患者需要抗虫等治疗。
驱虫治疗
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一般无症状,不需要驱虫治疗。
有重要器官受累、症状长期持续,免疫功能缺损者、孕妇或婴幼儿先天性感染等情况需要应用驱虫药治疗。
驱虫药物有乙胺嘧啶磺胺嘧啶阿奇霉素等,孕妇在妊娠4个月内多选用乙酰螺旋霉素治疗。
对症治疗
可以应用胸腺肽提高免疫力。
脑部感染者必要时可以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防治脑水肿
弓形虫病怎么治疗最快
弓形虫病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急性期还需要对症治疗。由于个体差异,并没有怎么治疗最快的方式。
1.药物治疗:如果成人感染弓形虫,一般是无症状的带虫状态,这类人不需要进行抗虫治疗。对于急性弓形虫病者,应该在医生摘掉下服用乙胺嘧啶、磺胺嘧啶等药物治疗。
2.对症治疗:感染弓形虫的患者,如果处于急性期,可能会出现发热的症状,这类患者应该采取对症治疗,如多喝水,用温毛巾擦拭皮肤等物理降温的方式,若体温超过38.5℃,可以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
如果检查发现感染弓形虫,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如果孕妇患有弓形虫,除了常规治疗,还需要观察胎儿是否畸形,如果胎儿生长发育异常,必要时终止妊娠。
预后
治愈情况
大多数人在感染后呈隐性感染,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多不需治疗,预后良好。
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在感染后可能会导致全身性播散,侵犯眼、脑、淋巴结、心、肺等部位,有死亡风险。
受感染的孕妇如能接受及时治疗,可以使先天性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危害性
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流产、早产、死产、胎儿畸形等。
患儿可能会出现小头畸形、耳聋、智力低下等,影响患儿生活。
日常
日常管理
日常饮食需要补充营养,食物种类多样化,保证营养的摄入。
养成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熬夜,维持免疫力。
如有免疫功能受损的疾病,如艾滋病、肿瘤等,应积极治疗。
孕妇应定期进行弓形虫血清学检测。
预防
本病目前无特异性疫苗预防,可以通过饮食卫生、粪便管理等方法帮助预防弓形虫感染。
控制传染源
注意猫的饲养和管理,对宠物定期检疫,清理猫粪便时要戴手套,处理后要用肥皂和水洗手。
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环境卫生,管理好水源、粪便及禽畜。
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贝类等食物,不喝未经高温消毒的山羊奶,不吃未洗净的蔬菜和水果。
不要与健康状况不明的猫、狗等动物密切接触。
保护易感人群
怀孕期间避免与猫、狗等动物密切接触,孕期定期进行检查,首次检测的孕期为10~12周,阴性者须在妊娠期复查2~3次,以便及时治疗。
屠宰场及肉类加工厂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定期检测血清抗体。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