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坏死
概述
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是指造血细胞发生原位死亡,均为继发性,其病因多种多样。临床特征为发热、骨骼疼痛及部分患者出现网织红细胞减少和外周血三系减少。男女比例为2.46:1,年龄4~70岁,中位年龄38.5岁,以青壮年为主,儿童少见。
病因
症状
检查
1.血常规
骨痛后常有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出现幼粒、幼红细胞。
2.骨髓检查
(1)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抽出骨髓液性状多样,可呈暗红色、果酱样、米汤样或脓性样,无颗粒,亦可有砂粒状颗粒,以暗红色水样最常见。
(2)骨髓活组织检查可见骨髓组织坏死和凝胶样形成,局灶性低增生,无定形嗜酸性物质,骨髓腔充满坏死碎片。
3.影像学检查
(1)放射性核素99mTc骨髓显像检查显示骨髓的网状内皮成分,相当于造血组织区域,造血组织病变>2cm,即能显示。骨髓坏死区无放射性核素摄取,但也能显示残存骨髓组织,以便引导骨髓穿刺获得原发病的信息。
(2)MRI检查能显示骨髓细胞成分、脂肪和水的信号改变,骨髓坏死在MRI上显示水的成分增加。改变了脂肪和细胞成分的对比,能帮助诊断坏死区的大小,并能引导残存造血组织的活检,亦能帮助了解造血组织的恢复。
诊断
1.青壮年。
2.以骨关节痛和压痛、发热和进行性贫血为主要表现。
3.肝脾和淋巴结肿大。
4.外周血见幼粒、幼红细胞。
5.骨髓涂片和活检有典型骨髓坏死表现。
治疗
1.针对原发病积极治疗。
2.对症治疗
(1)对恶性疾病引起的骨髓坏死应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治疗。
(2)对炎症引起的应用抗生素治疗。
(3)对非恶性疾病引起的应改善微循环,预防骨髓纤维化,促进造血恢复。
(4)巨幼细胞性贫血应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5)原因不明者可采用输血、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