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
概述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是白细胞的种,细胞核呈现分叶状或杆状,胞浆内充满中性颗粒。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具有趋化性和选择性吞噬作用。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中性粒细胞还有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作用。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是提示机体可能出现了以下的情况: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脾功能亢进、肝炎病毒感染以及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等,机体发生感染的风险升高。
1.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由于机体自身免疫机制出现异常,例如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性疾病时,机体免疫系统对中性粒细胞破坏增多,并导致骨髓生成中性粒细胞减少,从而导致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
2.肝炎肝硬化、血吸虫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可继发脾大伴脾功能亢进。此时,脾脏破坏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增加,从而导致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
3.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可累及骨髓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生成减少,从而出现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
4.发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性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时,均可使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受抑,从而生成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等减少,表现为贫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
建议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必要时予以升白细胞等支持治疗,积极预防感染发生。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是什么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检测是对感染性疾病有着辅助诊断意义,可能够检测吞噬功能、杀伤功能、运动功能的测定。
中性粒细胞是具有吞噬和消化异物的功能,在机体内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也是具有辅助诊断的意义,通过检测主要是测定运动功能和吞噬功能。
如果当细菌等抗原异物和中性粒细胞同时孵育时,能够吞噬、摄入,随后可以通过吞噬百分率以及指数来进行观察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助于对疾病作出诊断,如吞噬细胞功能障碍的疾病。
如果通过检测发现胞浆淡红色,细菌呈紫色,如计数为100~200个中粒性细胞,可通过公式来计算吞噬百分率以及吞噬指数。
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多久会反弹
一般情况下,多数患者化疗后1~2周左右,中性粒细胞开始反弹回升,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延长至3周左右,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一般情况下,多数化疗药物如紫杉醇注射液等,会导致骨髓抑制,对白细胞杀伤力较大,因此容易造成中性粒细胞降低的情况。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中性粒细胞上升效果较理想,在1~2周左右时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但是部分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较明显的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的情况,而且经治疗后白细胞升高效果不理想,可能会延长至3周左右中性粒细胞才开始逐渐回升,具体回升时间还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
如果患者在化疗后,经过药物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水平超过3周还未恢复至正常水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治疗。以上所提药物均应遵医嘱使用。
适宜人群
健康体检的人群。
常规查体的住院病人。
血液系统疾病的人群。
感染的患者。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静脉采血
检查前
是否空腹:否。
该项检验指标属血常规检查内容,无需空腹,若血常规与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项目同时检测,建议空腹:检查前天,白天宜清淡饮食,忌烟酒。晚上10点以后禁食,可饮水,次日清晨空腹检查。
检查后
采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分钟直至不出血,注意不要揉,也不要让针眼沾水。
若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情况时,应立即平卧,并可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其他检测。
参考区间
绝对值:(1.8~6.3)×10/L
百分比:40%~75%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T 405-2012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临床意义
升高
生理性升高
新生儿生理性升高。
中性粒细胞在天内存在变化,早晨较低,下午升高,天之内可相差倍。
剧烈运动、疼痛、高温、严寒、冷热水浴和情绪变化等引起升高。
妊娠后期和分娩时也会升高。
病理性升高
急性感染。
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组织坏死、心肌梗死后等。
急性大出血:如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等。
急性溶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急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急性铅、汞中毒、安眠药中毒、昆虫毒、蛇毒等。
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等。
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降低
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等。
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如脾大及功能亢进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参考区间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