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痉挛
概述
膈肌不自主的痉挛性收缩
可出现呃逆、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各种疾病、精神心理、饮食等均可引起膈肌痉挛
轻者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严重者可通过物理、针灸、药物及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定义
膈肌痉挛是膈肌不自主的痉挛性收缩。当膈肌出现异常收缩时,会出现呃逆、胸痛,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
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呈圆顶状,参与人体呼吸,并辅助消化。
分类
根据膈肌痉挛的轻重分类
轻度膈肌痉挛:表现为呃逆,通常是短暂的,发作频率4~60次/分钟。常因吞咽过程中空气进入胃部、进食过快或者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引起。呃逆通常不会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缓解。
中度膈肌痉挛:常由生活习惯、情绪波动、体位不当等因素引起,发作频率在60~100次/分,可导致短暂的呼吸困难、胸痛和咳嗽。通常需要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严重膈肌痉挛:又称为膈肌扑动,表现为膈肌快速、不自主的连续性收缩,发作时膈肌收缩可达100~300次/分。膈肌扑动会导致持续性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生活质量。
病因
各种疾病、精神心理、饮食等均可引起膈肌痉挛。
致病原因
刺激性因素
吸入刺激性气体、进食过快、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等,可导致膈肌短暂的不自主收缩,引发轻度膈肌痉挛。
神经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
情绪波动、焦虑、压力等心理因素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引发膈肌痉挛。
癔病患者可因大量吞咽空气引起膈肌痉挛。
药物
发病机制
膈肌痉挛是膈肌一块或一组肌肉快速、不自主收缩,并与正常膈肌移动叠加,频繁连续收缩形成顽固的膈神经异位兴奋灶和异常的兴奋-收缩偶联反应环,出现膈肌痉挛。
症状
膈肌痉挛可出现呃逆、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主要症状
呃逆
呃逆是膈肌痉挛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短暂的、不自主的膈肌收缩,通常伴随着“呃、呃”声。
胸痛
膈肌痉挛可能导致胸部不适或疼痛。
胸痛的程度因痉挛类型和强度而有所不同,表现为钝痛、刺痛或紧缩感。
呼吸困难
膈肌痉挛影响正常呼吸,导致呼吸急促、气短或呼吸困难。这类症状通常在痉挛发作时出现,并在痉挛缓解后逐渐消失。
其他症状
咳嗽
膈肌痉挛会导致咳嗽,尤其是在痉挛发作时。咳嗽时常有痰,也可能是干咳。
心悸
部分膈肌痉挛可引发心悸,表现为心跳加速或不规律。
恶心、呕吐
膈肌痉挛发作时会导致恶心、呕吐。
并发症
慢性呃逆
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呃逆可导致口腔、喉或胸部疼痛,严重时影响生活质量。
睡眠障碍
膈肌痉挛可导致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等睡眠障碍。
疲劳
持续的膈肌痉挛可导致疲劳、乏力等症状。
呼吸道感染
反复发作的膈肌痉挛,伴有恶心呕吐,会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心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猝死
发作持续时间久者,可致机体严重消耗,甚至出现心脏机械性收缩及生物电紊乱,影响呼吸节律和深度,导致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
就医
如果出现膈肌痉挛相关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询问症状、病史、既往检查和治疗情况。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当呃逆、胸痛持续较长时间不缓解,或伴随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时,建议就诊神经内科。
呼吸内科
当持续呃逆,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时,建议就诊呼吸内科。
普通外科
当持续呃逆导致恶心、呕吐,建议就诊普通外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频率等,以及以往相关疾病、药物过敏等情况。
注意饮食、运动、作息等生活习惯,分析是否存在可能导致痉挛的因素。
记录已采取的缓解痉挛措施,以及措施的效果。
如果已进行过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检查等,请携带检查报告。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何时发生膈肌痉挛?持续时间?如何缓解?
发作的频率?
是否有呃逆?
是否有胸痛、呼吸困难?
是否有咳嗽、心悸、恶心、呕吐?
是否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病史清单
是否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家族成员中是否有膈肌痉挛或相关疾病?
是否患有肿瘤?
是否有脑血管疾病史?
是否有心脏疾病?
是否有腹部、胸部或脊柱手术史?
进食速度、饮食结构、运动习惯、作息规律如何?
近期心理状态如何?是否有情绪波动?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CT、MRI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肌肉松弛剂:巴氯芬。
诊断
膈肌痉挛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相关的辅助检查结果。
诊断依据
病史
有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史。
有膈肌痉挛家族史。
有肿瘤病史。
进食过快或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等。
临床表现
出现膈肌痉挛典型症状,如呃逆、胸痛、呼吸困难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帮助观察胸部、腹部和脊柱的结构,了解膈肌的位置、形态和运动情况。通过X线检查,医生可以排除胸腔、腹腔和脊柱的异常,如肺部感染、脊柱侧弯等。
X线检查时可见膈肌阵发性由上凸位变平坦。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膈肌的厚度、形态和运动情况。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腹腔和胸腔的器官结构和功能,以排除其他疾病。
在膈肌痉挛时,超声检查可显示膈肌收缩异常、运动受限等。
CT
CT检查能提供更详细的胸部、腹部和脊柱结构信息,了解有无累及膈肌的病变。
在膈肌痉挛时,CT检查显示膈肌厚度不均、形态异常等特征。
MRI
MRI检查提供关于软组织如膈肌、神经和血管等的详细信息。MRI检查还有助于明确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等。
膈肌痉挛时常显示膈肌信号异常、肌肉纤维破裂。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炎症、贫血等。
肝肾功能、电解质:用于监测肝肾功能,评估患者肝肾情况以及营养状况,有无电解质紊乱。
凝血功能:监测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鉴别诊断
膈肌痉挛需要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胸膜炎
相似点:胸膜炎可引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与膈肌痉挛相似。
不同点:胸膜炎通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通过胸部X线、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常规检查等可以鉴别两者。
心绞痛
相似点:心绞痛主要表现为胸痛,与膈肌痉挛的胸痛相似。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症状,纠正诱发因素,防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根据痉挛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轻度膈肌痉挛大多可自行缓解,通常无需治疗。部分经深吸气后屏气、按压双眼球法、按压眶上神经法、颈动脉窦压迫法等可终止。
患者平时需注意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大量饮用碳酸饮料、控制情绪。
物理治疗
膈肌痉挛与肌肉紧张有关,可采用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症状。
中医针灸治疗
一般可以针灸攒竹穴、承浆穴、内关穴、公孙穴、足三里、翳风穴、天突穴等相关穴位,改善膈肌痉挛症状。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药物治疗适用于痉挛程度较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病因治疗
外科治疗
膈肌痉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外科治疗。
临床上常用单侧或双侧膈神经阻滞术、颈椎横突旁封闭疗法或膈神经压榨术来治疗。
预后
膈肌痉挛的预后因个体差异和痉挛原因而异。
治愈情况
一般来说,轻度膈肌痉挛的预后较好,通过保守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地控制症状。对于中度至重度膈肌痉挛,药物治疗和针对病因的治疗也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危害性
膈肌痉挛本身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但可能导致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若膈肌痉挛与其他疾病(如胃食管反流、心脏疾病等)相关,可能加重病情。
日常
膈肌痉挛患者日常饮食、生活需要注意。如果膈肌痉挛频繁发作,需要及时就医。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油腻食物,咖啡,浓茶等,避免诱发膈肌痉挛。
生活管理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学会调整情绪,减轻压力,如有需要可参加瑜伽、冥想等心理调适活动。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进行散步、游泳等运动。
不要进食过快,不要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病情监测
注意膈肌痉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观察症状变化。如果膈肌痉挛频繁发作,胸痛、呼吸困难需要及时就医。
随诊复查
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病情,定期复查。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治疗后1~3个月复查。
复查项目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等。
预防
注意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过快,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疲劳和紧张。
学会管理压力,进行心理调适。
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