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
概述
总胆红素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可反映严重的肝细胞损害
用于了解肝脏功能、鉴别黄疸类型、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指标升高常见于肝炎等肝脏疾病;指标降低可见于急性黄疸肝炎恢复期、贫血等
发现结果异常可就诊新生儿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必要时进一步行腹部超声等检查
定义
胆红素是人体内的红细胞不断衰老、退化之后形成的物质。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与排泄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高胆红素血症黄疸
总胆红素(TBil),为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总量。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指标联合起来可用于了解肝脏功能、鉴别黄疸类型、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参考范围
新生儿 0~1天:34~103 μmol/L
出生1~2天:103~171 μmol/L
出生3~5天:68~137 μmol/L
成人:3.4~17.1 μmol/L
温馨提示
总胆红素足月儿>220.6 μmol/L、早产儿>255 μmol/L,或每日上升超过85 μmol/L时,可能为病理性黄疸,建议立即就诊新生儿科。
总胆红素高于17.1 μmol/L,需及时就医。
不同仪器不同地区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结果解读
指标升高
总胆红素高于参考范围上限称为总胆红素高,报告单常用“↑”标识。
一般来讲,成人高于17.1 μmol/L,0~1天的新生儿高于103 μmol/L,1~2天的新生儿高于171 μmol/L,3~5天的新生儿高于137 μmol/L(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当血清总胆红素>17.1 μmol/L,但<34.2 μmol/L时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34.2~171 μmol/L为轻度黄疽,171~342 μmol/L为中度黄疸,>342 μmol/L为高度黄疸。
原因
总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可以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原因
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总胆红素可轻度升高,一般为生理性黄疸
长期的熬夜、过度疲劳、饮酒、剧烈运动等可导致总胆红素升高。
病理性原因
常见疾病:肝胆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病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等。
其他情况:药物性肝损伤、溶血、烧伤、胆石症胰头癌等也会出现总胆红素升高。
危害
总胆红素升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沉积在皮肤上时,会引起皮肤瘙痒,导致皮肤巩膜黄染
引起总胆红素升高的疾病较多,还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其他危害。
诊疗建议
生理性波动
新生儿出现的生理性黄疸,一周左右一般可自行消退。出生14天后仍无消退者,应及时就诊新生儿科。
饮酒、熬夜、过度疲劳、剧烈运动等引起的总胆红素增高,调整生活习惯后可自行恢复,无需过多关注。若黄疸持续不缓解时,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检查前尽量平稳情绪,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饮酒、熬夜,减少对胆红素测定的影响。
病理状态
新生儿如果出现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于新生儿科,及时行光疗等治疗措施。
当体检发现胆红素升高,或有皮肤黏膜黄染症状时,可就诊消化内科、普外科,行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腹部CT等检查,明确病因。
如果明确有肝脏疾病,可能需要使用熊去氧胆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保肝、利胆药物治疗。
如果胆红素明显升高、长期异常或短期内急剧增加,提示病情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规范治疗有效时,总胆红素会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如果已经明确诊断,治疗后总胆红素没有下降,提示治疗无效,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饮食不具有降低胆红素的作用。饮食避免油腻、高糖食物,多吃蔬菜,严禁摄入霉变食物。新生儿可继续母乳喂养。
指标降低
总胆红素低于参考范围下限称为总胆红素低,报告单常用“↓”标识。
一般来讲,成人低于3.4 μmol/L,0~1天的新生儿低于34 μmol/L,1~2天的新生儿低于103 μmol/L,3~5天的新生儿低于68 μmol/L(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常见疾病:长期营养缺乏,急性黄疸肝炎恢复期、恶病质等。
其他情况:血液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癌症或慢性肾炎引起的贫血等。
危害
引起总胆红素偏低的疾病如营养缺乏、血液疾病,可影响身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诊疗建议
体检发现或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可就诊消化内科,明确病因,可能需要做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
明确为营养缺乏者,应当积极补充所需营养元素。
怀疑有贫血、血液疾病者,应当就诊血液科,会进一步做骨髓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查。
规范治疗有效时,胆红素可逐渐恢复至正常。
饮食不具有升高总胆红素的作用。避免挑食,选择高蛋白、高能量、富含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参考范围
结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