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息肉综合征
概述
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
以黏膜黑斑和胃肠道多发息肉为主要表现
主要与STKll/LKB1基因的突变有关
包括一般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
定义
黑斑息肉综合征是指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同时伴有皮肤黏膜黑色素沉着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又称家族性黏膜皮肤黑色素斑胃肠道息肉病,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
1921年波伊茨(Peutz)首先报道该综合征,1944和1949年,耶格(Jeghers)分别对该病进行了详细系统的描述,故称为Peutz-Jeghers综合征(波伊茨-耶格综合征,PJS)。
息肉可以分布在消化道的任何位置,其中小肠息肉(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最多见。
发病情况
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患病率约为1/20万。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癌变率为2%~3%。
约有50%的患者无明显的家族史,可能与基因突变有一定关系。
病因
致病原因
我国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中STK11致病突变的阳性率为50%~90%,平均约为70%。
但STK11基因致病的具体机制并不明确,可能涉及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导致错构瘤性息肉及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
高危因素
存在黑斑息肉综合征家族史的患者易发。
症状
主要症状
腹痛
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有间歇性腹绞痛,常在脐周部,持续时间不定,排气后缓解,可能是由于暂时性肠套叠引起的,并且可反复持续数年。
腹痛发作时可伴有呕吐,肠鸣音亢进。
黏膜黑斑
黏膜色素沉着是黑斑息肉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较为多见,沉着部位多见于口唇、手指、脚趾以及手和脚的背侧和掌侧,有的甚至能在肛周区域、生殖器区域附近出现。
黑斑通常出现在婴幼儿时期,部分患者甚至出生时就有此类表现。通常是扁平状,呈灰蓝色至褐色的斑点,大小平均为1-5mm。
色素沉着最早出现时可为针尖样或粟粒大小,随着儿童的成长发育的过程,色素沉着颜色加深,成年后部分患者颜色逐渐变淡甚至消失,但颊黏膜色素斑可伴随终生。
息肉
黑斑息肉综合征中的息肉大多呈错构瘤样息肉,广泛分布于胃肠道,大部分分布于小肠和大肠,可孤立存在,也可连片成团。
息肉也可分布在胃肠道之外的地方,比如胆囊、鼻腔、呼吸道、泌尿系统等。
息肉往往成簇出现,而不是覆盖肠道,息肉通常形状和大小不同,可能有蒂或无柄,较大的病变可呈分叶状增生。
症状通常来自较大的息肉,可能会导致梗塞、溃疡、出血,并导致肠梗阻和肠套叠,这些症状最常见于小肠。
其他症状
还可表现为腹胀、肛周脱出物等。
并发症
癌变
黑斑息肉具有癌变的倾向,能够进展成结直肠癌。息肉癌变的概率与息肉的大小与病程的长短有一定关系,但与息肉的数目多少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仅仅是胃肠道肿瘤,胃肠道外的肿瘤如妇科肿瘤、胰腺癌、肺癌、男性生殖系肿瘤等风险也增加。
肠外恶性肿瘤以乳腺癌和胰腺癌最为常见。
肠套叠
息肉大小与肠套叠的发生密切相关,套叠可单发或多发,且部分套叠可自行缓解。
有文献指出,息肉直径>15 mm即可引起肠套叠,且引发肠套叠的息肉多位于套叠头部。
肠梗阻
肠息肉、肠套叠本身均可导致肠梗阻,且常有复发,也可是多处同时出现。发作时腹部可扪及包块,但缓解时自然消失。
贫血
可能与息肉表面发生破溃,反复引起消化道出血性贫血有关。
就医
就医科室
消化内科
出现腹痛、皮肤黏膜的色素沉着、便血等症状时可就诊于消化内科。
急诊科
当出现剧烈持续性腹痛,伴有恶心、呕吐,或者出现严重血便时,建议及时就诊于急诊科。
普外科
若表现为腹痛持续不缓解,既往有息肉病病史或者其他肿瘤性家族病史的人群可就诊于普外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如果有便血等情况,可以拍照保存,就医时提供给医生。
就医时可以穿些宽松衣服,方便查体或进行检查。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皮肤黏膜的色素沉着?有多长时间了?数量、颜色等有无变化?
是否有腹痛、恶心、黑便、便血等症状?
是否有停止排气、排便?
腹痛的位置在哪?是阵发性的还是持续性?有没有加重或者缓解的因素?
黑便的颜色、性状、量及黑便次数?
是否有头晕、乏力、心慌、晕厥等症状?
是否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消瘦等?
病史清单
是否有家族性胃肠道息肉等病史?
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以及近亲属的有无相关肿瘤性家族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肿瘤标志物。
影像学:腹部B超、腹部CT等。
内镜粘膜病理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解痉药:如阿托品、颠茄、普鲁本辛等。
诊断
诊断依据
黑斑息肉综合征主要由家族病史、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息肉诊断。对于无家族史或无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则需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错构瘤性息肉才可明确诊断。
病史
可能有黑斑息肉综合征的家族史。
可能有胃肠道息肉病史。
可能有直系亲属的肠道恶性肿瘤病史。
临床表现
症状
多数患者存在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胀、便血、肠梗阻等。
体征
体格检查可发现特征性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
剑突下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也可无压痛。
存在肠梗阻的患者有可能触及腹部包块。
存在腹痛的患者可能伴有肠鸣音亢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红蛋白明显降低提示存在贫血,并可以评估贫血的程度。
白细胞增高提示炎症感染可能。
血生化
血生化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等,可提示是否存在、肝肾功能损伤、电解质紊乱以及营养不良。
便常规+隐血试验
粪便常规、粪便隐血等检查,可帮助明确是否存在便血、肠道感染。
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癌变的可能性或者并发癌变。
影像学检查
消化道X线造影
X线钡剂造影有助于发现器质性占位等。
腹部CT
腹部CT检查对小肠病变的位置、大小、数量、形态及周围组织的关系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利于制定治疗方案。
内镜
胶囊内镜检查也是一种可行、安全且具有较高敏感性的监测方法,可以检测整个消化道的息肉。
内镜检查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并且早期做出治疗,从而改变病情进展。
病理检查
按照山田分型,黑斑息肉综合征各型息肉均有,其中胃息肉以Ⅱ型及Ⅲ型居多,结肠及小肠息肉以Ⅲ型和Ⅳ型居多。
基因检查
多数患者的基因检测可发现STK11的基因突变。
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只要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诊断为黑斑息肉综合征。
≥3个经病理学确认的黑斑息肉;
任意数目的黑斑息肉且合并黑斑息肉综合征近亲家族史;
具有特征性皮肤粘膜色素沉着且合并近亲家族史;
任意数目的黑斑息肉合并特征性皮肤粘膜色素沉着。
符合临床标准的患者可进行STK11(LKB1)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多可发现STK11基因突变。
鉴别诊断
幼年性息肉综合征
相似点:都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且多数为错构瘤息肉。
carney综合征
相似点:均可表现为皮肤黏膜的色素沉着。
不同点:carney综合征是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综合征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特征为原发性色素、结节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心脏粘液瘤,可伴有黏液水肿等;而黑斑息肉综合征一般无黏液水肿等表现,不合并有内分泌腺瘤。
治疗
治疗目的:以对症处理,缓解症状为主,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治疗原则:首选内镜下治疗,减少创伤、缩短恢复时间,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对于出血的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可采用止血、补液等方法治疗。
但对于无法控制的出血,必须在进一步检查和明确出血部位的情况下,再行治疗。
必要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内镜治疗
内镜医师需要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以及位置来决定采取何种切除方式。
对于直径较小的息肉,一般采取圈套电切切除,对于基底较宽或者无蒂小或者大息肉可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方式进行切除。
对于直径≥3.0cm的无蒂息肉,则可采取分段切除处理,可减少肠道出血及肠穿孔发生的概率。
小肠镜对既往较难处理的小肠息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明显的小肠息肉,应将其作为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的指征
反复发作消化道大出血者。
个别孤立较大息肉,如>2cm的小肠息肉或>1.5cm的结直肠息肉或多发息肉密集于某一肠段而引起肠套叠或出血者。
怀疑癌变者。
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一般取决于肠套叠的位置和范围、是否有恶性肿瘤以及相关炎症、水肿和缺血的程度。
主要包括肠段切除术、肠段切开息肉摘除术、腹腔镜联合小肠镜息肉切除术、术中内镜联合肠段切除术等。
对于最常见的肠套叠,推荐手术方法是复位、肠切除和息肉切除。特别是对于发生肠坏死、穿孔及恶变倾向的病例,息肉较多且密集的也应行肠切除吻合术。
色素沉着治疗
色素沉着无明显癌变倾向,如果没有美容的需求,色素沉着可以不予治疗。
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面部和唇部雀斑的治疗是存在困难的,可由手术切除、冷冻手术或氩氦刀消融等方式进行治疗,目前也可采用激光应用于色素斑的医治,取得可观的效果。
心理治疗
黑斑息肉综合征会使患者在生育、外貌的改变、繁琐的筛查和监视策略、不确定的癌症风险、对PJS的了解不足等因素认知方面有一定的困惑,可能会导致恐惧,焦虑甚至轻度抑郁。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其进行有关遗传咨询、治疗计划和监测策略,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不适。
预后
治愈情况
当前黑斑息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主要为对症治疗,无法达到疾病根治目标。预后与并发症密切相关。
如无癌变,该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应长期随访。
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的癌变风险明显升高,尤其是影响胃肠道的癌症。癌症风险的增加,加上肠套叠风险的增加,导致死亡率增加,影响预后。
日常
日常管理
避免食用刺激性及坚硬食物,避免高纤维及粗粮的摄入。
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适度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稳定情绪。
随诊复查
因黑斑息肉综合征具有家族遗传性,对患者后代也应严密跟踪,定期行胃肠镜、胶囊内镜等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无症状的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从8岁时进行胃肠镜检查。如果在内镜检查中发现息肉,则间隔1-3年做一次胃肠镜。如果检查是阴性的,建议在18岁时进行常规内镜检查。
无症状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从8岁开始进行小肠检查。建议间隔l-3年行磁共振检查或胶囊内镜检查。
预防
黑斑息肉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女患病概率为50%,多呈家族聚集性发病。胎儿出生前的产前诊断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可有效阻断疾病在家族中的传递,避免下一代患儿出生[13]。
产前诊断可在妊娠早期或中期进行,通过有创的绒毛膜活检、羊水穿刺、脐血穿刺等方式获取检测样本。然而,这些方式有一定的流产风险。
近年来利用母亲游离胎儿DNA技术进行无创产前诊断也日趋成熟,可以在孕8-10周时进行基因诊断,能够更早期判断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黑斑息肉综合征夫妇,可先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致病基因。对已明确致病基因突变的夫妇,需进一步由产科专家或生殖医学专家评估妊娠风险和生育力情况,最后根据夫妇双方年龄、身体状况等给予生育力保存、产前诊断或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指导。
小肠镜治疗极大改善了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内镜治疗虽不能预防息肉复发,但对于降低肠套叠及癌变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