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量元素
概述
在构成人体的矿物质中,含量大于体重的0.01%的各种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钙、钠、磷、钾等。
适宜人群
生长发育期儿童。
中老年人。
标本采集
采集方法:静脉采血。
检查前
是否空腹:否。
检查前,白天清淡饮食,忌烟酒。
检查后
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注意不要揉。
若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情况时,应立即平卧,并可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其他检测。
相关指标
钠(Na)、钾(K)、钙(Ca)、镁(Mg)、磷(P)
临床意义
钠
升高提示高钠血症,钠离子浓度大于145 mmol/L,较少见。
高钠血症,如心衰、肝硬化、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综合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钠进量过多,如注射高渗盐水或进盐量过多。
严重脱水,失水大于失钠。
脑性高钠血症,脑血管意外、腺垂体肿瘤。
降低提示低钠血症,钠离子浓度小于135 mmol/L。
肾性因素,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利尿、肾上腺功能低下、糖尿病酮症等。
胃肠道因素,严重呕吐、腹泻、幽门梗阻、胃肠造瘘等。
其他,大面积烧伤、长期低盐低钠饮食、浆膜腔积液引流、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钠等。
钾
升高提示高钾血症,钾离子浓度高于5.5 mmol/L。
肾脏功能障碍使排钾减少,如少尿、尿闭、尿毒症,又如急性肾衰、大出血使肾血流量锐减、血压下降,伴休克。
释放性高钾血症,如输血事故、重度溶血反应、组织大量破坏使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出来。
组织低氧,急性哮喘发作、急性肺炎、呼吸障碍等。
皮质功能减退,如艾迪生病,远曲小管泌钾减少,造成高血钾、低血钠。
含钾药物及潴钾利尿药的过度使用,如注射大剂量青霉素钾等。
降低提示低钾血症,钾离子浓度低于3.5 mmol/L。
长期低钾饮食、禁食、消耗性疾病。
肾脏丢失,如原发性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长期大量使用髓袢或噻嗪类利尿剂等。
钙
升高提示高钙血症。
甲状旁腺异常,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瘤等。
其他,骨质疏松、纤维囊性骨炎、肾结石、酸中毒、大量应用维生素D 治疗引起肠道过量吸收钙等。
降低提示低钙血症,多见于婴幼儿。
骨骼肌疾病,维生素D缺乏引发的佝偻病、软骨病等。
甲状旁腺异常,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时伤及甲状旁腺等。
镁
升高
肾脏疾病,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
其他,多发性骨髓瘤、严重脱水症等。
降低
摄入不足,长期禁食、厌食、长期静脉营养未补镁。
消化系统疾病,小肠手术切除、严重腹泻、长期胃肠减压引流等。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酸中毒、醛固酮增多症等;服用皮质激素药物等。
磷
升高提示高磷血症。
肾脏疾病,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慢性肾炎晚期等。
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或淋巴瘤化疗、多发性骨髓瘤等。
其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骨折愈合期急性酸中毒、维生素D 中毒,促进肠道及肾脏对磷的重吸收,血清磷升高等。
降低提示低磷血症。
骨骼疾病,佝偻病、软骨症等。
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原发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其他,呕吐、腹泻,维生素D缺乏等。
目录
概述
适宜人群
标本采集
相关指标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