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膜炎
概述
细菌感染、消化道穿孔、肠梗阻、肝硬化腹水等引起的腹膜和腹膜腔的急性炎症
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甚至休克等症状
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充营养,手术探查/清创等方法治疗
若治疗不及时,有一定病死率
定义
腹膜是一层薄膜,它覆盖在我们的肚子里面,即腹腔的内部。腹膜有两层:一层覆盖在腹部器官的外部,称为脏腹膜;另一层包裹在腹腔壁上,称为壁腹膜。
作为腹腔的保护膜,腹膜不仅为腹腔器官提供润滑,确保其顺畅地活动,还具有支撑、保护和免疫功能。
当腹膜受到细菌感染或化学物质如胃、肠、胰液及胆汁等的刺激时,即可引起腹膜急性炎症,称为急性腹膜炎(acute peritonitis)。临床上以细菌感染所致者最为严重。
分类
急性腹膜炎有多种分类方法,可根据发病来源、炎症范围、炎症开始时的性质进行分类。
发病来源
按发病来源可分为继发性急性腹膜炎和原发性急性腹膜炎,该分类方法目前是被临床最多采用的方法。
继发性腹膜炎:绝大多数急性腹膜炎为继发性,常继发于腹腔内脏器的穿孔、炎症、损伤破裂的直接蔓延,或继发于腹部外伤及外科手术的感染。
原发性急性腹膜炎:系指腹腔内并无明显的原发感染病灶,病原菌从腹腔外病灶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而感染腹膜,常见于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如肾病综合征或肝硬化患者。
炎症范围
按炎症范围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急性腹膜炎。
弥漫性急性腹膜炎:炎症广泛,波及整个腹腔。
局限性急性腹膜炎:炎症被粘连分隔在腹腔的某一局部区域。
炎症开始时的性质
按炎症开始时的性质分为无菌性和感染性急性腹膜炎。
无菌性急性腹膜炎:常见于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初期,化学性物质如胃液、胰液、胆汁、尿液漏入腹腔所致。
感染性急性腹膜炎:在腹腔抗感染能力减弱时,由各种病原体直接侵袭腹膜所致。
病因
急性腹膜炎主要是由于腹膜受到细菌感染或化学物质如胃、肠、胰液及胆汁等的刺激引起。
致病原因
本文从急性腹膜炎发病来源方面来阐述急性腹膜炎的致病病因。
继发性急性腹膜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胆囊炎穿孔,其内容物流入腹腔产生化学性刺激,诱发化学性急性腹膜炎。
外伤、血运障碍等造成的肠管、膀胱破裂,其内容物造成腹腔污染,并且细菌也可经腹壁伤口进入腹腔,造成急性腹膜炎。
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女性生殖器官化脓性感染等疾病所产生的含有细菌的渗出液进入腹腔,在腹腔内扩散则引起急性腹膜炎。
腹部、盆腔手术导致的腹腔污染,胃肠道、胆管、胰腺吻合口瘘等,均可导致急性腹膜炎。
原发性急性腹膜炎
也被称为是自发性急性腹膜炎,一般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细菌通过以下四个途径进入了腹腔,从而引起急性腹膜炎。
血行播散:致病菌如肺炎双球菌和链球菌从呼吸道或泌尿系的感染灶,通过血行播散至腹膜。婴幼儿的原发性腹膜炎多属此类。
上行性感染:来自女性生殖道的细菌,通过输卵管直接向上扩散至腹腔导致急性腹膜炎,如淋菌性急性腹膜炎。
直接扩散:如泌尿系感染时,细菌可通过腹膜层直接扩散至腹膜腔,导致急性腹膜炎。
透壁性感染:正常情况下,肠腔内细菌是不能通过肠壁的。但在肝硬化并发腹水、肾病、猩红热或营养不良等机体抵抗力低下时,肠腔内细菌有可能通过肠壁进入腹膜腔,发生细菌移位导致急性腹膜炎。
高危因素
具有下列任何一个或多个高危因素,发生急性腹膜炎的概率将大幅升高。
抵抗力低下人群,如肝硬化并发腹水、肾病、猩红热或营养不良等。
频繁进行腹腔穿刺、腹膜透析等医疗操作。
存在有穿孔、破裂风险的腹腔内脏疾病,如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绞窄性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宫外孕等。
腹部外伤,如发生腹部穿透性损伤或腹部闭合性损伤,尤其是合并有肠破裂的患者,急性腹膜炎发生概率剧增。
症状
急性腹膜炎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尤其明显。
主要症状
腹痛、腹胀
急性腹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疼痛的程度与发病的原因、炎症的轻重、年龄及身体素质等有关。
疼痛多很剧烈,难以忍受,呈持续性。深呼吸、咳嗽及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病人多呈强迫体位
疼痛先从原发病变部位开始,随炎症扩散而延及全腹。急性局限性腹膜炎常常发生于病变脏器部位的附近,如急性阑尾炎时局限性腹膜炎可局限于右下腹;急性胆囊炎时,局限性腹膜炎则局限于右上腹。
恶心、呕吐
腹膜受到刺激,可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吐出物多是胃内容物。
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可吐出黄绿色胆汁,甚至棕褐色粪水样内容物。
腹泻、里急后重
腹膜受刺激后可引起反射性的胃肠道刺激症状,出现腹泻及里急后重。
其他症状
全身症状
患者初期可有发热及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快速上升,甚至休克。
表现为面色苍白、虚弱、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四肢发凉、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脉细微弱、体温骤升或下降、血压下降、神志恍惚或不清,最终可能昏迷。
并发症
急性腹膜炎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
感染性休克加重时,缺乏血液灌注、毒性物质等原因可损伤心脏、肺或肾脏等脏器,从而导致其功能的衰竭。
不同器官衰竭,出现不同的症状表现:如急性心功能衰竭可出现气促、皮肤黏膜发紫,面色灰暗等;呼吸衰竭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发绀等;中枢神经系统衰竭表现不同程度的意识和精神改变,抽搐甚至昏迷等。
腹腔脓肿形成
急性腹膜炎后,由于机体会主动采取措施使炎症局限,大网膜及周围肠道会对炎症进行包裹,从而导致产生的脓液积聚于膈下、盆腔和肠间等部位形成腹腔脓肿
肠梗阻
腹腔内的细菌感染可造成肠管的麻痹,肠管蠕动能力减弱,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症状。
腹膜炎经治疗后,腹腔内多留有不同程度的粘连。部分粘连可造成肠管扭曲或形成锐角,使肠管不通发生机械性肠梗阻,即粘连性肠梗阻
就医
急性腹膜炎发生时,需要立即就诊急诊科。就诊时医生会询问症状、病史等基本情况。
就医科室
急诊科
急诊科为急性腹膜炎的首诊科室。
患者若有难以缓解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伴随寒战、高热、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皮肤苍白、神志模糊等症状时,应由家属陪同患者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或拨打120。
普外科、消化内科、ICU
由急诊科进行检查、诊断、稳定体征等处理后,若为胃、肠、肝、胆、胰腺疾病导致的急性腹膜炎需入普外科、消化内科、ICU等专科行进一步治疗。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除了突发的腹部外伤外,急性腹膜炎一般有基础疾病,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切勿等到发展至急性腹膜炎甚至更晚时才就诊。
当患者有难以缓解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尤其伴随寒战、高热、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皮肤苍白、神志模糊等症状时,应当积极就诊。
家属尽量记录患者有过的症状及持续时间、采取过何种处置等,以便给医生参考。不建议在医生做出疾病诊断前使用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患者必须有家属陪同,以免发生意外情况,并协助医生采集病史,护理患者。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是突然出现腹痛?腹痛的起始位置是哪里?性质如何?是否曾由局部蔓延至全腹?
腹部是否呈板状?是否拒按?
是否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形状是啥样的?呕吐后,腹痛、恶心等症状是否有改善?
是否有发热、寒战、血压下降、皮肤苍白等症状?
除了以上症状外,还有什么其他症状?
病史清单
第一次出现急性腹膜炎吗?若不是第一次,上一次出现是什么时候?接受了何种治疗?大概出现过多少次了?
腹部是否患有存在穿孔、破裂风险的疾病,如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宫外孕等。
是否发生过腹部外伤,是否合并有肠破裂?
之前是否做过腹部、盆腔的手术?具体手术是什么?因为何种疾病?
是否存在有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生殖道感染等?
平常营养情况如何?
是否患有肝硬化并发腹水、肾病、猩红热、糖尿病等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肝功能、肾功能、血培养、凝血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CT、MRI、彩超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控制血糖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等。
抗感染药物:如头孢呋辛酯甲硝唑等。
止疼药物: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
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阿托品等。
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物:如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等。
治疗肝炎的药物:如索磷布韦恩替卡韦等。
诊断
根据主诉、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医生查体并进行相关检验、检查,急性腹膜炎的诊断并不困难。
诊断依据
病史
腹部有存在穿孔、破裂风险的疾病,如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宫外孕等。
近期有腹部外伤史,合并有肠破裂。
近期接受过腹部的手术,如胃溃疡手术、胃癌根治术、肠癌根治术、疑难复杂胆囊切除术
存在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生殖道感染等。
患有肝硬化并发腹水、肾病、猩红热、糖尿病等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疾病,且营养状态极差。
临床表现
突然发生的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一般以原发病灶处最显著,腹痛迅速扩展至全腹,于深呼吸、咳嗽和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
患者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一般为胃内容物,有时带有胆汁。后期时,呕吐转为持续性,呕吐物可有肠内容物,伴有恶臭。
患者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还可有全身表现,如发热、寒战、皮肤苍白等,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神志模糊。
腹部触诊
医生会首先进行腹部触诊,可发现典型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腹膜刺激征表现。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血培养、凝血功能、电解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血常规、C反应蛋白:可帮助了解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情况,判断身体是否存在感染,并对炎症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肝肾功能:判断肝肾功能是否异常。
电解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可了解有无电解质紊乱,有无糖尿病等。
血培养:可对血液进行培养,了解细菌是否已经入血,并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影像学检查
腹部彩超
B超检查时可显示腹内有不等量的液体。
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
腹部X线
腹部立位X线平片可表现为小肠/结肠胀气,并有多个小液平面的肠麻痹征象。
胃肠道穿孔时多数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腹部CT
CT检查对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病变(如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意义较大,对评估腹腔内渗液量也有一定的帮助。
鉴别诊断
继发性腹膜炎与原发性腹膜炎之间的相互鉴别诊断
相似点:继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均有突发性的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同点
继发性腹膜炎与原发性腹膜炎二者有明确的病史方面的区别。
一般原发性的腹膜炎体征中的腹膜炎三联征不如继发性的腹膜炎明显。
原发性腹膜炎一般是单一的细菌感染,而继发的腹膜炎几乎全都是混合型的细菌感染。
尚未导致急性腹膜炎的急腹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相似点:均有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也可导致休克。
不同点:尚未导致急性腹膜炎的急腹症由于还未出现穿孔、破裂等,炎症尚较为局限,主要集中右上腹、右下腹等,而急性腹膜炎大多数呈从一处向全腹扩散的疼痛。
机械性肠梗阻
相似点:均有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排气、排便停止。
不同点
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多为阵发性的腹部胀痛,而急性腹膜炎可呈现为全腹疼痛。
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亢进,而急性腹膜炎导致的麻痹性肠梗阻的肠鸣音较弱或消失。
治疗
治疗目的:治疗原发性病灶减轻症状、减少继发器官或功能损害。
治疗原则:控制、清除已经存在的感染,改善器官功能紊乱,继发性腹膜炎以手术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
体位
患者应采取半卧位,以促使腹腔渗出液流向盆腔,减少吸收并减轻中毒症状,有利于局限和引流。且可促使腹内脏器下移,腹肌松弛,减轻因腹胀挤压膈肌而影响呼吸和循环。
患者需经常活动双腿,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禁食、胃肠减压
患有胃肠道穿孔、急性胰腺炎、化脓性胆囊炎的病人,尤其是合并肠麻痹者,必须禁食水,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抽出胃肠道内容物和气体,以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的症状,降低胃肠道水肿,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吸收。
吸氧
吸氧能保证器官和组织供氧,同时还可帮助镇静,减轻不适和缓解恐惧。
腹腔灌洗
急性腹膜炎可根据症状采取腹腔穿刺放液、引流、腹腔灌洗,从而减轻炎症。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的原发性腹膜炎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的运用是必须且紧迫的,抗生素的选择应考虑致病菌的种类。
常用的有莫西沙星、亚胺培南、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硝基咪唑类药物等。
尽量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营养
由于禁食、胃肠减压及腹腔内大量渗液,因而易造成体内水和电解质紊乱。根据病人的出入量及应补充的水量计算需补充的液体总量(晶体、胶体),以纠正缺水和酸碱失衡。
病情严重的应输血浆及人血白蛋白,以纠正因腹腔内大量渗出而引起的低蛋白血症;贫血的患者可输血。
禁食期间,应当给予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钾钠电解质等。经评估适宜肠内营养的患者,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
镇静、止痛
镇静止痛可减轻病人的痛苦与恐惧心理。已经确诊、治疗方案已确定及手术后的病人,可用止痛剂。诊断不清或需进行观察的病人,暂不能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的继发性腹膜炎需要及时手术治疗,而其他急性腹膜炎若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腹膜炎症状及体征不缓解反而加重者,或腹膜炎病因不明确,且无局限趋势者,应行手术治疗。
探查术
适应证
经上述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一般不超过12小时),腹膜炎症状及体征不缓解反而加重者。
腹腔内炎症较重,有大量积液,出现严重的肠麻痹或中毒症状,尤其是有休克表现者。
腹膜炎病因不明确,且无局限趋势者。
手术方式
可通过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进行探查。清理坏死组织、渗出物、脓液等,寻找原发病灶,需行修补的进行修补,需要切除的进行切除,从而促进症状改善。
术后并发症
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扩散、肠瘘胆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针对继发性腹膜炎原发病灶的手术
适应证
腹腔内原发病严重,如胃肠道穿孔、胆囊坏疽、绞窄性肠梗阻、腹腔内脏器损伤破裂、胃肠道手术后短期内吻合口漏所致的腹膜炎。
手术方式
针对原发病,进行穿孔修补、胆囊切除或造瘘、肠段切除或造口、脏器修补或切除等,而后清理坏死组织、渗出物、脓液。
术后并发症
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扩散、肠瘘、胆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急性腹膜炎用什么药
急性腹膜炎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普萘洛尔、西沙必利、莫西沙星、厄他培南等药物。
原发性腹膜炎因自身免疫力下降、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弱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控制感染,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等抗菌药物,可配合普萘洛尔、西沙必利等药物治疗。
继发性腹膜炎可能是因黏膜屏障完整性受损引起,可采用2到3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如莫西沙星、厄他培南等,如有较窄性肠梗阻、术后腹腔内出血等症状,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急性腹膜炎患者,平时应注意注意进食方式,避免饭后剧烈运动,建议患者不要盲目用药,经医生诊治后治疗。
预后
急性腹膜炎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治愈情况
急性腹膜炎患者及时就医,只要能够寻找和去除诱发因素,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是可以得到治愈的。
若急性腹膜炎未能及时治疗,伴有严重并发症,或患者身体状态较差,可能会导致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可有生命危险,如肝硬化腹水原发性腹膜炎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
危害性
急性腹膜炎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或者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影响各个脏器功能,严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
急性腹膜炎可能会遗留有肠间隙脓肿、盆腔脓肿或者膈下脓肿等腹腔化脓性感染。
因腹腔的感染导致腹腔脓肿肠粘连等,可使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频发机械性肠梗阻
日常
急性腹膜炎患者日常需均衡清淡饮食,适度锻炼,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在发病初期应遵医嘱禁食,而后根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恢复进食。可以先进食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以及正常饮食。
患者需均衡膳食,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提倡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食物。
少食多餐,清淡饮食,切勿暴饮暴食。
饭后切勿剧烈运动。
戒除烟、酒。
日常管理
卧床患者应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间并不是固定的,但翻身时必须检查皮肤情况。
卧床患者尽量自主翻身,可下地者应尽量多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腹部炎症吸收。
日常应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建议来选用合适的治疗药物,如病毒性肝炎肾病综合征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争取使疾病做到治愈或不进展。
心理支持
了解该病的发展由来,知道该病通过积极治疗,是可治愈的。放平心态,不要给自己过大的精神压力,保持治疗信心。
病情监测
属于急性腹膜炎高危人群的,若出现突发腹痛、高热、排便异常、尿量减少、体温异常以及脉搏异常等情况,一定要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随诊复查
急性腹膜炎一般痊愈后,定期复查原发病即可。
随诊时间遵医嘱。复诊的检查项目包括腹部B超、腹部CT、胃肠镜、血常规、肝肾功、血生化等。
预防
手术尤其腹部手术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炎、泌尿系感染等。
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积极调整身体营养状态。
反复行腹腔穿刺、腹膜透析的患者,考虑有感染风险,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