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艾曲波帕(Eltrombopag)耐药性

发布时间:2023-11-30 13:49:32 阅读:1310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艾曲波帕

艾曲波帕 生产厂家:瑞士诺华制药 功能主治:治疗慢性/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缓解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持续性或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方案  1、6岁及以上的ITP成人和儿童患者的艾曲波帕起始剂量为50 mg,每天一次。  但东亚/东南亚人种的患者或有轻度至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B、C级)的患者除外。  2、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ITP患者,使用艾曲波帕的初始剂量减少为25 mg,每天一次。  3、对于ITP和轻度、中度或重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级、B级、C级)的患者,使用艾曲波帕的初始剂量减少为25 mg,每天一次。  4、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伴有ITP和肝损伤的患者(Child-PughA、B、C类),初始剂量减少为12.5 mg,每日一次。  5、1-5岁ITP儿童患者:剂量25 mg,每日一次。  之后监测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调整剂量。  慢性丙型肝炎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方案  初始治疗时,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  重度再生障碍型贫血  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线治疗的初始剂量年龄推荐剂量12岁及以上年龄的患者150m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6到11岁的儿童患者75m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2到5岁的儿童患者2.5 mg/kg,每日一次,连续6个月  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轻度、中度或重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A、B、C类),初始原剂量减少50%。  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调整后续剂量。  难治性严重再生障碍型贫血患者的初始剂量  初始治疗时:剂量50 mg,每日一次。  对于东亚/东南亚人种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或轻度、中度或重度肝损害患者(Child-PughA、B、C类),应减少剂量为25 mg,每日一次。  根据血小板计数来调整后续剂量。  服用说明  1、在不进餐或进食含钙量低(≤50毫克)的食物时服用艾曲波帕。  在服用其他药物(如抗酸剂)、富含钙的食物(含钙>50毫克,如乳制品、钙强化果汁、某些水果和蔬菜)或含有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铝、镁、硒和锌)的补充剂之前至少2小时或之后4小时服用艾曲波帕。  2、不要分裂、咀嚼或压碎药片,不要与食物或液体混合。  3、只用水来准备悬浮液,注意:不可用热水来准备悬浮液。
查看详情

艾曲波帕(Eltrombopag)耐药性,艾曲波帕(Eltrombopag)的耐药机制:由于对艾曲泊帕耐药性的研究较少,具体的耐药机制尚不清楚。然而,艾曲泊帕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通过刺激骨髓中的血小板生成,增加血小板计数。耐药性可能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的变异或其他机制相关。

艾曲波帕(Eltrombopag)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和再生障碍型贫血的药物。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对艾曲波帕的耐药性,这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探讨艾曲波帕耐药性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应对策略。

1. 艾曲波帕耐药性的机制

艾曲波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激活血小板生成,增加血小板的数量。在一些患者中,长期使用艾曲波帕后可能出现耐药性,使药物的疗效减弱。耐药性的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药物代谢、细胞信号通路的变化、基因突变等。深入了解这些机制对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2. 艾曲波帕耐药性的影响因素

艾曲波帕耐药性的发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患者的基因型、药物代谢能力、用药方案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耐药性的发生。此外,患者的生活方式、并发症、合并用药等也可能对艾曲波帕的疗效产生影响。因此,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应对策略:个体化治疗

针对艾曲波帕耐药性,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在开始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基因检测,了解其对艾曲波帕的敏感性。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其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4. 应对策略: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是另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通过将艾曲波帕与其他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降低耐药性的发生风险。这需要临床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病史,精确制定联合治疗方案。

5. 未来展望

随着对艾曲波帕耐药性机制的深入研究,未来有望开发更具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基于个体基因信息的定制化治疗、新型药物的研发等都将为解决艾曲波帕耐药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总的来说,艾曲波帕耐药性是当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和再生障碍型贫血面临的一个挑战。通过深入了解耐药性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制定个体化和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更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拓展我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