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潘尼西
生产厂家:德国拜耳(Bayer)
功能主治:磷酸肌醇3激酶抑制剂,缓解肝癌乳腺癌淋巴瘤等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60mg静脉注射1小时以上,第1,8,15天使用,每28天为一个周期; 出现毒性反应时调整剂量。 剂量调整:避免与强CYP3A诱导剂同时使用同时使用强效CYP3A4抑制剂:将剂量减少至45mg感染:等级≥3:扣留治疗直至解决。 疑似肺孢子虫肺炎(PJP)感染(所有等级):扣留治疗; 如果确诊,治疗感染直至消退,然后在先前的剂量下恢复治疗,同时进行PJP预防。 高血糖:空腹血糖(FBG)≥160mg/dL或随机/非FBG≥200mg/dL:停止治疗直至FBG≤160mg/dL或随机/非FBG≤200mg/dL; 给药前或给药后血糖≥500mg/dL:首次出现,停止治疗直至FBG≤160mg/dL,或随机/非FBG≤200mg/dL; 然后将剂量从60毫克减少到45毫克,并保持在45毫克。 随后发生,停止治疗直至FBG≤160mg/dL,或随机/非FBG≤200mg/dL; 然后将剂量从45毫克减少到30毫克,并保持在30毫克。 如果持续30毫克,则停止治疗。 高血压:预测血压(BP)≥150/90mmHg,基于连续2次血压测量至少间隔15分钟,停止治疗直至血压<15030=""45=""60=""90=""mm="">150/90mmHg),则停止治疗。 非传染性肺炎(NIP):2级,扣留copanlisib并治疗NIP; 一旦NIP恢复到1级或更低,恢复治疗45毫克。 2级复发,停止治疗。 ≥3级,停止治疗。 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10³cells/mm³,维持剂量; 至少每周监测一次ANC。 ANC<0.5×10³cells/mm³,扣留处理; 至少每周监测一次ANC,直到ANC≥0.5×10³cells/mm³,然后在之前的剂量下恢复治疗。 如果ANC≤0.5×10³cells/mm³再次出现,则将剂量减少至45mg。 严重的皮肤反应:3级,停止治疗直至毒性消退,并将剂量从60mg减少到45mg,或从45mg减少到30mg。 危及生命,停止治疗。 血小板减少:<25X10^9/L,扣留治疗; 血小板水平恢复≥75×10^9/L时恢复; 如果在21天内恢复,则剂量从60毫克减少到45毫克,或从45毫克减少到30毫克。 如果在21天内未发生恢复,则停止治疗。 其他严重和非危及生命的毒性:3级,停止治疗直至毒性消退,并将剂量从60mg减少到45mg,或从45mg减少到30mg。
查看详情
库潘尼西合成路线详解:开辟新途径治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
库潘尼西(Copanlisib)是一种新型的靶向药物,针对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F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库潘尼西能够通过靶向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起到抗肿瘤的作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库潘尼西的合成路线以及其在治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中的应用。
1. 合成路线从化学结构到药物形态
库潘尼西的合成路线是经过严密设计和优化的,确保了药物的高纯度和良好的治疗效果。这种合成路线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和结构修饰两个关键步骤。从起始物质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和分离纯化步骤,最终得到库潘尼西的结构,为治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奠定了基础。
2. 制备关键中间体:从合成到纯化
在库潘尼西的合成过程中,制备关键中间体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些中间体经过多步反应,逐步转化为目标物质,同时需要进行精确的纯化操作,以确保所得产品的质量和纯度。制备关键中间体是合成路线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最终产物的质量和产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3. PI3K信号通路的靶向抑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库潘尼西通过靶向抑制PI3K信号通路来发挥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PI3K信号通路在癌症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抑制该通路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库潘尼西的研制成功开创了靶向抑制PI3K信号通路治疗肿瘤的新途径,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4. 库潘尼西在治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中的应用:取得显著疗效
库潘尼西作为一种靶向药物,在治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临床研究表明,库潘尼西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并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相比传统化疗方案,库潘尼西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疗效,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综上所述,库潘尼西合成路线的研发为治疗复发性滤泡性淋巴瘤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靶向抑制PI3K信号通路,库潘尼西展现了卓越的抗肿瘤效果,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这一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