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靶向药物因其针对疾病靶点、减少副作用等优势成为众多疾病的治疗首选。而其中非戈替尼(filgotinib)作为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靶向药,因其疗效较好,备受病患关注。然而,其价格的忽高忽低却让患者感到无奈。 下文将深入分析非戈替尼价格背后的原因,以及对患者的影响。
非戈替尼为一种选择性联合型JAK1和JAK3抑制剂,它能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信号传递,从而发挥抗炎作用。美国FDA在2019年批准非戈替尼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炎和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药物,备受病患青睐。非戈替尼的疗效得到了科学家的普遍认可,但是非戈替尼的价格却让患者感到困扰。
2019年,美国FDA批准非戈替尼上市时,疫苗公司盖德(Gilead)惊人地认为,非戈替尼的价格应高于类似药物,因其在治疗中具有独特的疗效。一时间,非戈替尼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甚至达到了35000美元/年。
但2019年末,美国一项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试验研究的结果发现,在两种剂量的非戈替尼和安慰剂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其疗效并不理想。在此情况下,美国FDA推迟了对于非戈替尼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质性的批准,非戈替尼在市场上形象大打折扣。病患中流传出来“非戈替尼误国”的论调,把医药公司与政府捆绑起来,呼吁政府监管药品价格。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FDA在2020年批准了非戈替尼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凭借“免疫AGENTS市场份额较低”等理由,其价格是普通药物的40倍之多。这种价格上涨对于病患来说差别非常大,也让医药公司利润空间大到匪夷所思。
然而,对于这种价格的上涨,我们是否对其因素进行了思考。在临床治疗中,非戈替尼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上并不比类似的药物优越,尽管其能够用于一些其他疾病的治疗,但是未必能够完全支持良心售价。售价的高峰和低谷更像是一种对于市场、科研成果和机缘的投机,病患却是价格波动的牺牲品。
综上所述,非戈替尼尽管在科学研究和药物生产方面的投入巨大,但高昂的售价并不能代表其独有的疗效。相关价值链上的各方,如药品制造商、监管机构、医疗服务提供商等,都应该有意识地思考如何建立更加平衡、公平和价值匹配的药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