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1-11 13:06:40 阅读:1337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维布妥昔单抗

维布妥昔单抗 生产厂家:日本武田 功能主治:淋巴瘤总体缓解率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1、维布妥昔单抗应在具有抗癌药使用经验的医师监督下使用。  2、维布妥昔单抗不能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给药。  只能通过专门的静脉通路给药,不可与其他药物混合。  3、本品推荐剂量为1.8mg/kg,30分钟以上静脉输注给药,每3周1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最多治疗16周期。  4、周围神经性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应采用延迟给药和减少至1.2mg/kg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新的或恶化的2级或3级病变,应停止给药,直到神经病变改善至1级或基线,然后再1.2mg/kg。  对于4级神经病变,应停止给药。  5、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应采用延迟给药和减少剂量来控制。  对于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应保持维布妥昔单抗的剂量,直至缓解至基线或2级或更低。  对于经历3级或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应考虑在随后的周期中给予生长因子的支持。  尽管使用了生长因子,但对于复发性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应考虑停药或将计量较少至1.2mg/kg。  6、如果患者体重大于100kg,使用100kg计算剂量。  每次给药前,应监测全血细胞计数。  在输注期间及输注后,应监测患者情况。  治疗应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  患有复发或难治性cHL或sALCL且疾病稳定或改善的患者应至少接受8个周期和至多16个周期(约1年)的治疗。
查看详情

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的作用机理是什么,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是一种用于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药物,特别是CD30阳性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这种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CD30蛋白结合,触发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多项临床试验显示,维布妥昔单抗在难治性或复发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及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本药物的作用机制涉及对癌细胞的选择性靶向及破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将探讨维布妥昔单抗的具体作用机制。

1. 靶向CD30抗原

维布妥昔单抗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靶向CD30抗原。CD30是一种细胞表面蛋白,主要在某些淋巴瘤细胞(尤其是霍奇金淋巴瘤)的表面表达。维布妥昔单抗通过与CD30结合,阻断了该信号通路,抑制了细胞分裂及生存,这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

2. 连接药物的效应

维布妥昔单抗是一种抗体药物联结物(ADC),其结构不仅包含抗体部分,还含有细胞毒性药物。维布妥昔单抗结合CD30后,被肿瘤细胞内吞并,释放出细胞毒性药物,从而进一步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这种靶向递送能够有效减少对周围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治疗的特异性。

3. 诱导免疫反应

维布妥昔单抗不仅通过直接靶向肿瘤细胞进行治疗,还通过诱导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来增强抗肿瘤效果。药物与CD30抗原结合后,可以激活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及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作用,这有助于促进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

4. 临床应用与前景

维布妥昔单抗已被批准用于多种类型的淋巴瘤,显示了良好的疗效与耐受性。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将其与其他治疗方法联用的可能性,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未来,维布妥昔单抗有望在更广泛的淋巴瘤亚型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维布妥昔单抗作为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在淋巴瘤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靶向CD30、释放细胞毒性药物以及诱导免疫反应,维布妥昔单抗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维布妥昔单抗的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