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替米沙坦耐药性

发布时间:2025-01-15 09:35:30 阅读:1043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替米沙坦 Telmisartan

替米沙坦 Telmisartan 生产厂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Ingelheim) 功能主治:适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高血压 用法用量:  成人  应个体化给药。常用初始剂量为每次一片(40mg),每日一次。在20mg~80mg的剂量范围内,替米沙坦的降压疗效与剂量有关。若用药后未达到理想血压可加大剂量,最大剂量为80mg(即二片40mg或一片80mg),每日一次。  本品可与噻嗪类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合用,此类利尿药与本品有协同降压作用。因替米沙坦在疗程开始后四至八周本品才能发挥最大药效,因此若欲加大药物剂量时,应对此予以考虑。  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轻或中度肾功能不良的病人,服用本品不需调整剂量。  替米沙坦不通过血过滤消除。  肝功能不全的病人  轻或中度肝功能不全的病人,本品用量每日不应超过40mg。  老年人  服用本品不需调整剂量。  儿童和青少年  对于儿童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本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数据尚未建立。
查看详情

替米沙坦耐药性,替米沙坦(Telmisartan)耐药机制涉及药物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相互作用。长期使用替米沙坦可能导致受体结构或功能改变,减少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能力,从而降低药物效果。此外,个体差异、药物剂量和用药频率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耐药性的产生。

替米沙坦耐药性是近年来高血压治疗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替米沙坦作为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广泛应用于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管理。部分患者对替米沙坦的效果不理想,表现出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本文将探讨替米沙坦耐药性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应对策略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1. 替米沙坦的作用机制

替米沙坦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主要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来降低血压。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剂,它的存在使得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在正常情况下,替米沙坦能够有效阻止这一过程,从而降低患者的血压。耐药性的发展可能会使这一机制失效。

2. 替米沙坦耐药性的表现

在临床上,替米沙坦耐药性的典型表现是患者血压未能得到良好控制。尽管患者按时服用药物,但其血压水平仍高于治疗目标。这种情况在一些患者中可能表现为夜间血压升高、白天血压波动大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3. 可能的耐药机制

替米沙坦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基因多态性、生活方式、合并症等。此外,长期使用同一类药物可能导致药效的降低,并且在某些患者中可能出现药物代谢路径的改变,进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4. 应对替米沙坦耐药性的策略

对于观察到替米沙坦耐药性的患者,临床医师可考虑调整治疗方案。例如,可以增加替米沙坦的剂量、联合使用其他降压药物,如钙通道拮抗剂或利尿剂等,从而增强降压效果。同时,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心理状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调整,也可能对改善耐药性有帮助。

替米沙坦耐药性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影响其疗效的因素众多。随着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临床医生可采用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为解决替米沙坦耐药性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