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
生产厂家:印度西普拉(Cipla)制药公司
功能主治: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感染,可用于药物敏感性结核病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成人RR-TB(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DR-TB(耐多药结核病)及X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降阶梯疗法:利奈唑胺初始剂量为600mg/次,2次/天,4~6周后减量为600mg/次,1次/天;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还可减为300mg/天,甚至停用;口服或静脉滴注均可,同时服用维生素B6;总疗程为9~24个月。 中低剂量疗法:利奈唑胺剂量为600mg/天,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可减为300mg/天,甚至停用;口服或静脉滴注均可,同服维生素B6;总疗程为9~24个月。 儿童RR-TB、MDR-TB及XDR-TB:12岁以上儿童建议的利奈唑胺剂量为10mg/kg,1次/8小时,不宜超过900mg/天;10~12岁儿童建议的利奈唑胺剂量为10mg/kg,1次/12小时,不宜超过600mg/天;总疗程为9~24个月。 口服或静脉滴注均可。 目前尚无10岁以下儿童长期使用利奈唑胺的报道。 耐药、重症及难治性TBM(结核性脑膜炎):利奈唑胺治疗重症及难治性TBM的推荐剂量为:成人、12岁及以上儿童患者建议利奈唑胺600mg,1次/12小时,静脉滴注,或600mg,2次/天,口服;12岁以下儿童建议按10mg/kg,1次/8小时,静脉滴注或口服,不宜超过600mg/天。 总疗程不超过2个月。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及伴发的菌血症、院内感染的肺炎: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以上):每12小时600mg,静脉注射或口服。 儿童患者(刚出生至11岁):每8小时按10mg/kg静脉注射或口服。 建议疗程:连续治疗10-14天。 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及伴发的菌血症:成人和青少年(12岁及以上)每12小时600mg,静脉注射或口服。 儿童患者(刚出生至11岁):每8小时按10mg/kg静脉注射或口服。 建议疗程:连续治疗14-28天。 单纯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成人:每12小时口服400mg。 青少年(12岁以上):每12小时口服600mg。 5-11岁儿童:每12小时按10mg/kg口服。 <5岁儿童:每8小时按10mg/kg口服。 建议疗程:连续治疗10-14天。 以上所有口服剂量可指斯沃片或斯沃口服混悬剂。 <7天的新生儿:大多数出生7天以内早产(<34孕周)患者较足月儿和其他婴儿对斯沃的系统清除率低,且AUC值大。 这些新生儿的初始剂量应为10mg/kg,每12小时给药,当临床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按剂量为10mg/kg,每8小时给药。 所有出生7天以上的新生儿应按10mg/kg,每8小时的剂量给药。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成年患者用斯沃600mg,每12小时一次进行治疗。 静脉给药斯沃静脉注射剂应在30-120分钟内静脉输注。 不能将此静脉输液袋串联在其他静脉给药通路中。 不可在此溶液中加入其它药物。 如果斯沃静脉注射需与其它药物合并应用,应根据每种药物的推荐剂量和给药途径分别应用。 斯沃静脉注射剂与下列药物通过Y型接口联合给药时,可导致物理性质不配伍。 这些药物包括:二性霉素B、盐酸氯丙嗪、安定、喷他眯异硫代硫酸盐、红霉素乳糖酸脂、苯妥英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恶唑。 此外,斯沃静脉注射与头孢曲松钠合用可致二者的化学性质不配伍。 如果同一静脉通路用于几个药物依次给药,在应用斯沃静脉注射液前及使用后,须输注与斯沃静脉注射剂和其它药物可配伍的溶液。 能与利奈唑胺静脉注射液配伍的静脉注射液有: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液。 当从静脉给药转换成口服给药时无需调整剂量。 对起始治疗时应用利奈唑胺注射液的患者,医生可根据临床状况,予以利奈唑胺片剂或口服混悬液继续治疗。
查看详情
利奈唑胺(Zyvox)吃多久会产生耐药,利奈唑胺(Linezolid)推荐用量:初始剂量为600mg/次,2次/天,4~6周后减量为600mg/次,1次/天;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还可减为300mg/天,甚至停用,同时服用维生素B6;总疗程为9~24个月。利奈唑胺(Linezolid)耐药性的机制:利奈唑胺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细菌可能通过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获得线粒体16SrRNA基因的突变,从而影响利奈唑胺与细菌核糖体的结合。其次,利奈唑胺还可能受到药物外排泵的影响,这些泵能够将药物从细菌细胞内排出,降低药物的疗效。
利奈唑胺(Zyvox)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肺结核、肺炎以及由特定微生物敏感株引起的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产生,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利奈唑胺吃多久会产生耐药的问题。
1. 首次使用利奈唑胺的功效
利奈唑胺作为一种强效抗菌药物,具有抑制多种革兰阳性菌和一些革兰阴性菌的能力。它通过阻止细菌蛋白质合成中的某些关键步骤发挥作用,从而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生长。由于其广谱抗菌特性,利奈唑胺在治疗许多严重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利奈唑胺耐药的形成过程
长期或不适当使用利奈唑胺可能导致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当细菌感染暴露于利奈唑胺时,一些细菌可能具有耐药特性,即它们能够存活下来并继续繁殖。这些耐药细菌会传递其耐药性基因给后代,导致细菌种群整体上对于利奈唑胺的敏感性降低。
3. 使用利奈唑胺的适当指导
为了尽量减少利奈唑胺耐药性的产生,医生和医务人员需要正确使用这种药物并严格遵循治疗指南。以下是一些使用利奈唑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指征明确: 利奈唑胺只适用于特定微生物感染的治疗,如肺结核和特定敏感株引起的感染。医生应该仔细评估感染类型和细菌耐药性,确保利奈唑胺是合适的治疗选择。
2. 严格按照处方使用: 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准确使用利奈唑胺,包括剂量、用药频率和持续时间。不应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以免给细菌留下机会来适应药物。
3. 合理使用联合疗法: 在适当的情况下,利奈唑胺可以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加疗效并减少耐药性的风险。联合疗法的选择应根据细菌的敏感性和初始治疗反应进行。
4. 定期监测和评估: 医生应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和敏感性测试,有助于及时发现耐药菌株的出现。
4. 结论
综上所述,利奈唑胺作为一种强效抗菌药物,虽然对多种感染有效,但其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微生物对其产生耐药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耐药性的风险,临床医生需要严格遵循治疗指南,并合理使用利奈唑胺,同时加强定期监测和评估。这样才能确保在治疗感染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利奈唑胺的疗效,并减少耐药性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