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生坦
生产厂家:印度西普拉(Cipla)制药公司
功能主治:口服活性内皮素拮抗剂,治疗肺动脉高压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本品应由有治疗肺动脉高压丰富经验的医生决定是否开始本药治疗,并对治疗过程进行严格监测。 推荐剂量和剂量调整本品的初始剂量为一天2次、每次62.5mg,持续4周,随后增加至推荐的维持剂量125mg,一天2次。 高于一天2次、一次125mg的剂量不会带来足以抵消肝毒性风险增加的额外益处。 本品应在早、晚进食前或后服用。 转氨酶持续升高患者的剂量调整在治疗前必须检测肝脏转氨酶水平,并在治疗期间每月复查一次。 如果发现转氨酶水平升高,就必须改变监测和治疗。 下表为本品治疗过程中,转氨酶持续增高>3倍正常值上限患者剂量调整和推荐监测的总结。 如果肝脏转氨酶升高并伴有肝损害临床症状(如贫血、恶心、呕吐、发热、腹痛、黄疸、嗜睡和乏力、流感样症状(关节痛、肌痛、发热))或胆红素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时,必须停药且不得重新应用本品。 ALT/AST水平>3且≤5×ULN应再做一次肝脏功能检查进行确证;如确证,则应减少每日剂量或者停药,并至少每2周监测一次转氨酶水平。 如果转氨酶恢复到用药前水平,可以酌情考虑继续或者重新用药。 ALT/AST水平>5且≤8×ULN应再做一次肝脏功能检查进行确证;如确证,应停药,并至少每2周监测一次转氨酶水平。 一旦转氨酶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可考虑重新用药。 ALT/AST水平>8×ULN必须停药,且不得重新用药。 重新用药:仅当使用本品的潜在益处高于潜在风险,且转氨酶降至治疗前水平时,方可考虑重新用药。 重新用药时应从初始剂量开始,且必须在重新用药后3天内进行转氨酶检测,2周后再进行一次检测,随后根据上述建议进行监测。 治疗前有肝损伤患者的用药中度和重度肝脏损伤患者应禁用本品,轻度肝损伤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见[禁忌]、[注意事项]、[药代动力学])。 低体重患者用药体重低于40kg且年龄大于12岁的患者推荐的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均为62.5mg,每天2次。 本品在12岁到18岁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有限。 与利托那韦联合使用服用利托那韦的患者联合使用本品:在接受利托那韦治疗至少10天的患者中,本品的起始剂量为62.5mg,根据个体患者的耐受性每天1次或隔天1次。 服用本品的患者联合使用利托那韦:开始给予利托那韦前至少应停用本品36个小时。 使用利托那韦至少10天后,再恢复给予本品的剂量为62.5mg,根据个体患者的耐受性每天1次或隔天1次。 漏服如果本品预定给药过程中出现了漏服,不得服用双倍剂量来弥补漏服的那次剂量。 患者应在规定的下次给药时间再服用本品。 治疗中止尚无肺动脉高压患者在推荐剂量下突然中止使用本品的经验。 但是为了避免同类疾病的其它治疗药物停药时出现临床情况突然恶化,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并考虑逐步减量(停药前的3~7天将剂量减至一半)。 在停药期间应加强病情监测。
查看详情
波生坦(Bosentan)的作用与功效及副作用,波生坦(Bosentan)的副作用包括刺激消化道、中枢神经,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浑身乏力等症状,还可能诱发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长红疹等。此外,还可能引起血红蛋白降低,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监测,对于有中度或重度肝损伤的患者需禁用该药品。
波生坦(Bosentan)是一种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影响血液循环,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波生坦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等机制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不过,像所有药物一样,波生坦也有其使用注意事项和潜在的副作用。
1. 波生坦的作用机制
波生坦是一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内皮素-1对其受体的作用来降低血管收缩。内皮素是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剂,在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内的水平常常升高。波生坦能够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心脏的耐受性,进而改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2. 波生坦的疗效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波生坦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方面有显著疗效。患者使用波生坦后,通常在数周内会感到呼吸困难减轻,运动能力提高。同时,有研究表明,波生坦的长期使用有助于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3. 常见副作用
波生坦的使用并非没有风险,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肝功能异常、面部潮红、腹泻和水肿等。由于波生坦对肝脏代谢有影响,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以便及早发现可能的肝损伤。此外,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从而导致头晕或疲劳。
4.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波生坦之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身的健康状况及用药史,特别是有肝脏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也应该遵循医嘱,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压,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女性应特别谨慎,因为波生坦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
波生坦作为一种有效的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权衡其可能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与随访。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而言,及时合理的药物管理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