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司帕生坦治疗慢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5-03-02 12:44:21 阅读:1161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司帕生坦

司帕生坦 生产厂家:卢修斯制药(老挝)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强效非免疫治疗药物,IgA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可降低近五成 用法用量:  1.用药前注意事项  (1)在开始本药治疗前,应停止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s)和阿利克伦(aliskiren)。  (2)开始用药前,需监测患者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的患者禁用,需在开始用药前、或因转氨酶升高而暂停用药,再次恢复本药治疗后的前12个月内,每月都需监测患者的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后续在本药治疗期间每3个月进行一次监测。  (3)女性患者需进行妊娠试验且确认为阴性后才可用药,在治疗期间和停药后一个月,每月都需要进行妊娠检测。  2.推荐剂量  (1)本药的初始剂量为200mg,每日口服一次,如果患者可以耐受,14天后剂量增加到400mg,每日一次,医生应告知患者在早餐或晚餐前用水送服整片药物。  (2)当暂停用药,再次恢复给药时,应考虑调整药物剂量,予以患者初始剂量200mg每日一次,14天后,再将剂量增加到400mg,每日一次。  3.漏用剂量  若漏服一剂,应按规定时间服用下一剂,不要服用双倍剂量或超出推荐剂量。  4.剂量调整  (1)转氨酶升高的剂量调整  若患者转氨酶水平升高,请监测患者转氨酶水平变化并根据下列表1调整治疗方案,出现肝毒性临床症状的患者,或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未恢复到治疗前水平的患者不要恢复用药。  (2)与CYP3A强抑制剂联用的剂量调整  应避免本药与CYP3A强抑制剂联用,CYP3A强抑制剂包括伊曲康唑(广谱抗真菌药)、酮康唑(广谱抗真菌药)、伏立康唑(广谱抗真菌药)等,若不能避免使用CYP3A强抑制剂,则暂停本药治疗。
查看详情

司帕生坦治疗慢性肾病的研究进展,司帕生坦(Sparsentan)适用于减少患有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成年患者的蛋白尿,这些患者有疾病快速进展的风险,通常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1.5g/g。

司帕生坦(Sparsentan)是一种强效的非免疫治疗药物,近年来在慢性肾病的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IgA肾病的治疗领域。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特点是肾小管内沉积免疫复合物,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司帕生坦通过多重作用机制,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潜力和临床效果。本文将对司帕生坦在慢性肾病研究中的进展进行深入探讨。

1. 司帕生坦的作用机制

司帕生坦是一种双重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血管紧张素II类型1(AT1)和内源性蛋白酶抑制剂(Endothelin-1)受体。其通过抑制这两个重要的肾脏病理生理过程,降低肾小管压力,减轻肾脏损伤。研究表明,司帕生坦能够降低肾小球内的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管的纤维化,从而改善肾功能和延缓疾病进展。

2. 临床试验进展

司帕生坦已经在多个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其在IgA肾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中,最新的临床试验中,接受司帕生坦治疗的患者在肾功能、尿蛋白排泄等方面均显示出显著改善,且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耐受性更好。这使得司帕生坦成为当前治疗IgA肾病的一个重要选择。

3. 与传统治疗的比较

相较于传统的免疫抑制治疗,司帕生坦作为非免疫治疗药物,具有更低的副作用和较好的患者依从性。传统治疗在减少疾病活动及保护肾功能方面效果显著,但可能伴随较高的副作用风险,尤其是长期使用时。司帕生坦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其生活质量。

4. 未来的研究方向

尽管司帕生坦在IgA肾病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于优化治疗方案、评估不同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差异,以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用效果。此外,机制研究仍是理解司帕生坦作用的重要方向,将帮助推动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

随着对慢性肾病尤其是IgA肾病研究的深入,司帕生坦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可能改变这一疾病的治疗格局。持续的临床观察与研究仍然是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对这一领域的关注无疑将推动更为个性化的治疗策略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