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阿糖胞苷治疗白血病的效果如何评估

发布时间:2025-03-21 13:09:17 阅读:1415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阿糖胞苷 Cytarabine 赛德萨

阿糖胞苷 Cytarabine 赛德萨 生产厂家:美国辉瑞公司(Pfizer Inc.) 功能主治: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 用法用量:  一、用法  1.本品口服无活性,可供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皮下注射或鞘内注射  2.本品主要被配制成溶液作为单剂量给药,当分多次用药时,溶剂中需含防腐剂  3.阿糖胞苷无菌粉末能溶于注射用水、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溶液,含或不含防腐剂  4.鞘内注射时,建议用不含防腐剂的0.9%氯化钠配制  二、推荐剂量  (一)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1.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诱导治疗  (1)低剂量化疗  阿糖胞苷:200mg/m2,每日持续输注共 5 天(120 小时),总剂量 1000mg/m2,每 2 周重复一次,需要根据血象反应作调整  (2)高剂量化疗  ①阿糖胞苷  1)2g/m2,每 12 小时一次(每次输注时间大于 3 小时),从第 1 天到第 6 天给药(包括 第 6 天,即 12 次)或者  2)3g/m2,每 12 小时一次(每次输注时间大于 1 小时),从第 1 天到第 6 天给药(包括 第 6 天,即 12 次)或者  3)3g/m2,每 12 小时一次(每次输注时间大于 75 分钟),从第 1 天到第 6 天给药(包括 第 6 天,即 12 次)  ②阿糖胞苷、多柔比星  阿糖胞苷:3g/m2,每 12 小时一次(每次输注时间大于 2 小时),从第 1 天到第 6 天给药(包括第 6 天,即 12 次)  多柔比星:30mg/m2,静脉注射,第 6、7 天  ③阿糖胞苷、门冬酰胺酶  阿糖胞苷:3g/m2,分别于 0、12、24、36 小时给药,每次输注大于 3 小时,在第 42 小时,门冬酰胺酶6000 单位/m2,肌注,第 1 天及第 2 天给药,第 8、9 天重复一次  (3)联合化疗  ①阿糖胞苷、多柔比星  阿糖胞苷:100mg/m2/天,持续静注,从第 1 天到第 10 天给药(含第 10 天)  多柔比星:30mg/m2/天,30 分钟内静脉注射,第 1 到第 3 天给药(含第 3 天)  如果病情未缓解,在 2-4 周间歇后,必要时增加疗程(完整的疗程或作调整)  ②阿糖胞苷、硫鸟嘌呤、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100mg/m2,静注(大于 30 分钟),每 12 小时一次,第 1-7 天(含第 7天)  硫鸟嘌呤:100mg/m2,口服,每 12 小时一次,第 1-7 天(含第 7 天)  柔红霉素:60mg/m2/天,静脉注射,第 5 到第 7 天给药(含第 7 天)  如果病情未缓解,在 2-4 周间歇后,必要时增加疗程(完整的疗程或作调整)  ③阿糖胞苷、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  阿糖胞苷:100mg/m2/天,持续静注,第 1-7 天给药(含第 7 天)  多柔比星:30mg/m2/天,静注,第 1-3 天(含第 3 天)  长春新碱:1.5mg/m2/天,静脉注射,第 1 和第 5 天给药  泼尼松龙:40mg/m2/天,每 12 小时静注一次,第 1 到第 5 天给药(含第 5 天)  如果病情未缓解,在 2-4 周间歇后,必要时增加疗程(完整的疗程或作调整)  ④阿糖胞苷、柔红霉素、硫鸟嘌呤、泼尼松龙、长春新碱  阿糖胞苷:100mg/m2,每 12 小时静注一次,第 1-7 天给药(含第 7 天)  柔红霉素:70mg/m2/天,静注,第 1-3 天(含第 3 天)  硫鸟嘌呤:100mg/m2,每 12 小时口服一次,第 1-7 天(含第 7 天)  泼尼松龙:40mg/m2/天,口服,第 1 到第 7 天给药(含第 7 天)  长春新碱:1mg/m2/天,静脉注射,第 1 和第 7 天给药  如果病情未缓解,在 2-4 周间歇后,必要时增加疗程(完整的疗程或作调整)  ⑤阿糖胞苷、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100mg/m2/天,持续静注,第 1-7 天给药(含第 7 天)  柔红霉素:45mg/m2/天,静注,第 1-3 天(含第 3 天)  如果病情未缓解,在 2-4 周间歇后,必要时增加疗程(完整的疗程或作调整)  2.成人维持治疗  维持治疗方案与诱导阶段相似,但维持阶段每个疗程之间都有较长的时间间歇  3.儿童诱导及维持治疗  当成人药物剂量是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时,儿童的剂量也相应计算,但一些药物特定为成人剂量时,儿童剂量则应根据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因素调整  (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总体上剂量表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相似,略作调整  (三)脑膜白血病的鞘内应用  1.在急性白血病中,本品鞘内应用的剂量范围为5mg/m2-75mg/m2,次数为每天一次连续4天至 每4 天一次,最常用的方法是30mg/m2,每 4 天一次,直至脑脊液检查正常,然后再给予一个疗程治疗  2.本品与甲氨蝶呤和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一起鞘内给药,可用于新诊断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的脑膜白血病的预防和治疗  三、剂量调整  当外周血小板<50000/mm3或多性核粒细胞<1000/mm3时,需要考虑暂停治疗,当骨髓功能恢复、血小板和粒细胞恢复到一定水平时,可以重新开始用药,如果一直等到患者的血象恢复正常后才开始治疗,可能导致药物不能控制病情
查看详情

阿糖胞苷治疗白血病的效果如何评估,阿糖胞苷(Cytarabine)是一种嘧啶类抗代谢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消化道癌等,其疗效如下:1、其作用机制是进入人体后经激酶磷酸化后转为阿糖胞苷三磷酸肌阿糖胞苷二磷酸,前者能强有力地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后者能抑制二磷酸胞苷转变为二磷酸脱氧胞苷,从而抑制细胞DNA聚合及合成;该药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阿糖胞苷(Cytarabin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白血病治疗的化疗药物,尤其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以及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等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其临床应用广泛,但如何有效评估阿糖胞苷的治疗效果仍然是当前医疗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阿糖胞苷治疗白血病的效果评估方法。

1. 临床缓解率的评估

阿糖胞苷治疗白血病的关键指标之一是临床缓解率。通常通过观察患者的血液学和细胞学指标变化,来判断是否达到了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的标准要求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不再显示白血病细胞,且血细胞计数恢复到正常水平。评估过程中,医生需要定期进行骨髓穿刺和血液检查,以准确判断患者的反应。

2. 复发率与生存期的观察

阿糖胞苷治疗后,复发率和生存期也是评估效果不可或缺的指标。研究发现,虽然阿糖胞苷能够有效诱导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在治疗后不久出现复发。因此,长期随访和复发情况的记录对于评估阿糖胞苷疗效至关重要。此外,患者的生存期可以通过统计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和患者特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阿糖胞苷的长期效果。

3. 不良反应的监测

任何治疗方案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阿糖胞苷也不例外。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包括但不限于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感染的风险等。通过不良反应的监测,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降低风险。

4.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为评估阿糖胞苷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些基因突变或表达谱与白血病的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这些生物标志物,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阿糖胞苷治疗的效果。例如,某些特定的基因突变可能提示患者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进一步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综上所述,阿糖胞苷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效果评估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缓解率、复发情况、生存期、不良反应以及生物标志物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系统的评估方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提高治疗效果,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