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手术后防血栓一定要用依诺肝素钠吗

发布时间:2025-04-07 14:15:51 阅读:896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依诺肝素钠

依诺肝素钠 生产厂家:sanofi-aventis U.S. LLC 功能主治: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已形成的深静脉栓塞、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 用法用量: 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深静脉栓塞,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Q波心肌梗死时应采用深部皮下注射给予依诺肝素;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时为血管内途径给药;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初始的治疗为静脉注射,随后改为皮下注射治疗。  本品为成人用药,禁止肌内注射。  每毫升注射液含10000AxaIU,相当于100mg依诺肝素。每毫克(0.01ml)依诺肝素约等于100AxaIU。  1、在外科患者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当患者有中度血栓形成危险时(如腹部手术),本品推荐剂量为2000AxaIU(0.2ml)或4000AxaIU(0.4ml),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在普外手术中,应于术前2小时给予第一次皮下注射,当患者有高度血栓形成倾向时(如矫形外科手术),本品推荐剂量为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每日一次皮下注射4000AxaIU(0.4ml)。  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麻醉及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时,应特别注射给药间隔。  依诺肝素治疗一般应持续7至10天。某些患者适合更长的治疗周期,若患者有静脉栓塞倾向,应延长治疗至静脉血栓栓塞危险消除且患者不需卧床为止。在矫形外科手术中,连续3周,每日一次给药4000AxaIU是有益的。  2、在内科治疗患者中,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  依诺肝素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皮下给药4000AxaIU(0.4ml)。依诺肝素治疗最短应为6天,直到患者不需卧床为止,最长为14天。  治疗深静脉栓塞,伴或不伴有肺栓塞,临床症状不严重:  任何不确定的深静脉血栓应通过适当的检查尽快确诊。  用法和剂量  依诺肝素可用于皮下每日一次注射150AxaIU/kg或每日两次100AxaIU/kg。当患者为复杂性栓塞性疾病时,推荐每日两次给药100AxaIU/kg。  在体重高于100kg时低于40kg的患者中,依诺肝素的剂量尚无评价。对于体重高于100kg的患者,依诺肝素的疗效可能轻微降低。对于体重低于40kg的患者,出血的风险可能增加。对于这些病人必须进行特殊的临床监测。  1、深静脉血栓治疗期间:  除非有禁忌,依诺肝素应尽早替换为口服抗凝药治疗。依诺肝素治疗应该不超过10天,包括达到口服抗凝药治疗效果所需时间,除非不能达到目的。因此应尽早使用口服抗凝药治疗。  2、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梗:  皮下注射依诺肝素推荐剂量为每次100AxaIU/kg,每12小时给药一次,应与阿司匹林同用(推荐剂量:最小负荷剂量为160mg,之后每日一次口服75至325mg)。一般疗程为2至8天,直至临床症状稳定。  3、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防止血栓形成:  推荐剂量为100AxaIU/kg。对于有高度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应减量,即双侧血管通路给予依诺肝素50AxaIU/kg或单侧血管通路给予75AxaIU/kg。应于血液透析开始时,在动脉血管通路给予依诺肝素钠。上述剂量药物的作用时间一般为4小时。然而,当出现纤维蛋白环时,应再给予50至100AxaIU/kg的剂量。  与溶栓剂联用或同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用,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初始静脉注射给予3000AxaIU后的15分钟内皮下给药100AxaIU/kg,随后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一次100AxaIU/kg(最初两次皮下注射剂量最大为10000AxaIU)。  首剂依诺肝素应在溶栓治疗前15分钟至溶栓治疗(无论是否有纤维蛋白特异性)后30分钟之间给予。 推荐疗程为8天,或使用至出院(未到8天)。  4、合并用药:  应在症状出现后尽早给予阿司匹林,维持剂量为每日口服75至325mg,至少30天,除非有其它指征。  5、行冠脉血管成形术患者:  如果最后一次依诺肝素皮下注射是在球囊扩张前不到8小时,则不需再次给药。  如果最后一次依诺肝素皮下注射是在球囊扩张前8小时以上,则需静脉给予30AxaIU/kg剂量的依诺肝素。为了提高给药剂量的准确性,推荐将药物稀释到300AxaIU/ml(见只用于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注射技术部分的描述)。  75岁或以上的患者,在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应给予负荷剂量注射。应给予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75AxaIU/kg剂量(最初两次注射最大剂量为7500AxaIU剂量)。
查看详情

在现代医学中,手术后的血栓形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依诺肝素钠作为一种低分子肝素,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深静脉栓塞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等。是否所有手术后的患者都必须使用依诺肝素钠来预防血栓,值得探讨。

1. 依诺肝素钠的作用机制

依诺肝素钠通过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抑制凝血过程中多种凝血因子的活化,从而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这种抗凝药物在手术后的早期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率,尤其是在高危患者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2. 手术后的血栓风险评估

并非所有手术后的患者在同样程度上面临血栓风险。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患者的个体情况、手术类型、术后恢复情况等多种因素而异。因此,在使用依诺肝素钠之前,医务人员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抗凝措施。

3. 依诺肝素钠的替代选择

除了依诺肝素钠外,还存在其他几种预防血栓的药物,例如华法林、达比加群等。这些药物可能具有不同的适应症、效果和副作用。对于某些患者,尤其是那些对依诺肝素钠过敏或存在其他禁忌的患者,医师可以考虑使用其他抗凝药物,同时结合物理预防措施,如压缩袜和早期下床活动。

4. 临床实践中的灵活应用

在临床操作中,使用依诺肝素钠并不应成为一成不变的标准。治疗决策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合并症、手术类型和术后恢复状况等,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在某些情况下,延迟使用抗凝药物或使用其他类型的抗凝药物可能更为适宜,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总结来说,依诺肝素钠在手术后预防血栓方面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合理评估患者的风险和多样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医务人员应在方案设计上灵活应变,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