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帕替尼
生产厂家:孟加拉齐斯卡ZISKA制药
功能主治:口服JAK抑制剂,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临床缓解率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线轴性脊椎关节炎:建议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特应性皮炎: 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40 kg的儿科患者和65岁以下的成年人:起始剂量为口服15 mg,每日一次。 如果没有达到足够的疗效,考虑将剂量增加至30 mg,每天一次。 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建议剂量为每次15mg,每日一次。 严重肾损害的患者:建议剂量为每次15mg,每日一次。 溃疡性结肠炎: 成人:乌帕替尼的推荐诱导剂量为45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乌帕替尼维持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对于难治性、严重性或广泛性疾病的患者,可考虑每日服用30 mg。 如果30 mg剂量未达到足够的治疗效果,则停止30mg的服用。 使用维持反应所需的最低有效剂量。 肾损害或肝损害患者的推荐剂量: 肾损害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X线轴性脊髓炎:轻度、中度或重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特应性皮炎:对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建议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轻度或中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对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建议剂量为:诱导:30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维持:15 mg,每日一次;轻度或中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肝损害患者: 乌帕替尼不建议用于严重肝损害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轴性脊柱关节炎:轻度或中度肝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溃疡性结肠炎:对于轻度至中度肝损害患者,推荐剂量为:诱导:30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维持:15 mg,每日一次。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剂量调整: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线轴性脊髓炎:接受强CYP3A4抑制剂的患者的推荐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溃疡性结肠炎:接受强CYP3A4抑制剂的溃疡性结炎患者的推荐剂量:诱导:每天30 mg,持续8周;维持:每天15 mg
查看详情
瑞福乌帕替尼的说明书,乌帕替尼(Upadacitinib)是一种口服的选择性Janus激酶(JAK)1抑制剂,用于治疗对一线治疗无反应的中度至重度风湿性关节炎(RA)。乌帕替尼还表现出在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正在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测试。该药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瑞福乌帕替尼(Upadacitinib)是一种新型的口服JA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和溃疡性结肠炎。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药物的适应症、作用机制、用法用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等信息。
1. 适应症
瑞福乌帕替尼主要适用于成人及青少年患者的以下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以及溃疡性结肠炎。该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这些疾病引起的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作用机制
乌帕替尼作为一种选择性Janus激酶1(JAK1)抑制剂,能够阻止该酶的活性,从而干预细胞信号传导路径。这一机制有效地减少了促炎因子的产生,降低了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从而缓解炎症症状。
3. 用法用量
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推荐的起始剂量为每日至少15毫克,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强化剂量和频率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在使用瑞福乌帕替尼时应遵医嘱,并定期随访。
4. 副作用
虽然瑞福乌帕替尼被广泛应用,但也可能引发一些副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风险增加、肝功能异常以及血脂水平变化等。患者在服用期间应关注自身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瑞福乌帕替尼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在管理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用药和定期监测,患者有望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请在使用前详细咨询医生,以获取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