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用法用量,副作用,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04-14 11:01:43 阅读:1137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伊匹单抗

伊匹单抗 生产厂家: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 Myers Squibb) 功能主治:单克隆抗体,在多种晚期实体瘤治疗中显著临床获益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3mg/kg静脉注射超过90分钟以上,每3周注射1次,一共4次。  如果发生毒性反应,可延迟输注,但所有输注应在首次输注后的16周内完成。  辅助黑色素瘤治疗:10mg/kg静脉注射超过90分钟以上,每3周注射1次,一共4次。  随后,10mg/kg,每12周注射一次,为期3年或直到证实疾病复发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应永久停药。  肾细胞癌:纳武单抗剂量为3mg/kg,静脉输注30分钟以上,紧接着输注伊匹单抗,1mg/kg,静脉输注30分钟以上,两者需同日输注,每3周1次。  4次联合输注后,改为纳武单抗单药治疗,方案为240mg每次,每2周1次或480mg每次,每4周1次。  微卫星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伊匹单抗剂量为1mg/kg,静脉输注30分钟以上,紧接着输注纳武单抗,3mg/kg,静脉输注30分钟以上,两者需同日输注,每3周1次,持续4次或直到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或疾病进展。
查看详情

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用法用量,副作用,注意事项,Ipilimumab(Ipilimumab)常见副作用有:1、皮疹、瘙痒、湿疹、干燥皮肤和色素沉着;2、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3、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4、肝功能异常,如肝酶升高;5、咳嗽、呼吸急促和肺炎;6、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疲劳和虚弱;7、关节疼痛、头痛、发热、肌肉疼痛等。

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特别是在黑色素瘤、肾癌和结直肠癌等领域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将详细介绍其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的使用。

1. 伊匹木单抗的用法用量

伊匹木单抗通常通过静脉输注给药。对于黑色素瘤,标准的治疗方案为每三周一次,给予剂量为3 mg/kg,通常需持续至第4剂,之后可根据病情进行评估。此外,先前接受其他疗法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治疗间隔。对于肾癌和结直肠癌,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其适用性,剂量及使用频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副作用

使用伊匹木单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通常与药物激发的免疫反应有关。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疹、瘙痒、腹泻、疲劳、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较为严重的免疫相关副作用可能涉及内脏器官,如肝炎、肺炎、肠炎和内分泌失调等,需及时监测和处理。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医生可能会建议停药或调整治疗方案。

3. 注意事项

在使用伊匹木单抗之前,患者需向医生详细报告自身的健康状况,包括既往疾病史、过敏反应及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一般建议避免使用此药物,因为其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尚未明确。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接受相关检查,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副作用,确保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4. 结语

总的来说,伊匹木单抗在黑色素瘤、肾癌和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医生的指导和患者的自我监测都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