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乙酰半胱氨酸能保护肝脏吗

发布时间:2025-04-15 09:07:42 阅读:1022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乙酰半胱氨酸

乙酰半胱氨酸 生产厂家:美国Woodstock Sterile Solutions,Inc. 功能主治: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用于肝衰竭早期治疗,以降低胆红素、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 用法用量:  1、静脉滴注,本品8g(40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滴注,一日1次,疗程45天。  2、以上用法用量基于国内临床研究结果,试验中其它治疗包括:  a、维生素K10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滴注,一日1次。  b、促肝细胞生长素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滴注,一日1次。  c、低蛋白血症和腹水者加用血浆200ml或白蛋白10g,隔日1次。  d、雷尼替丁150mg,口服,一日3次。
查看详情

乙酰半胱氨酸(Acetylcysteine,NAC)是一种常用于临床的药物,最初被用于解救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患者,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保护肝脏方面可能具有更广泛的潜力。随着肝衰竭病例的增加,寻找有效的早期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在肝脏保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1. 乙酰半胱氨酸的基本特性

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具备抗氧化和黏液溶解的特性。其作为一种前体药物,能够在体内转化为谷胱甘肽,而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对于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特性使得乙酰半胱氨酸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力,尤其是在肝脏损伤的情况下。

2. 乙酰半胱氨酸在肝衰竭中的作用

研究表示,乙酰半胱氨酸能够显著改善肝衰竭患者的病情。其机制主要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从而减缓肝细胞的损伤。部分临床试验已经显示,早期使用乙酰半胱氨酸能够降低肝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特别是在急性肝损伤的情况下,其引发的急性肝衰竭往往伴随较高的死亡风险。

3. 乙酰半胱氨酸的给药途径

乙酰半胱氨酸通常可通过静脉或者口服途径给药。在急性肝损伤的情况下,静脉给药往往能够迅速达到治疗效果。而在稳定期的患者中,口服给药则能够有效维持体内较高的谷胱甘肽水平,以支持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

4. 临床应用及前景

目前,乙酰半胱氨酸在肝脏保护方面的潜力仍在研究中。除了作为急性肝损伤的早期干预药物,未来可能会对慢性肝病患者的长期管理以及其他类型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对乙酰半胱氨酸在肝脏疾病中角色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效果。

总体而言,乙酰半胱氨酸在保护肝脏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希望,尤其是在肝衰竭的早期治疗中。未来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其在肝脏保护机制中的具体作用,并推动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