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普纳替尼(Ponatini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25-04-29 15:30:01 阅读:1103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泊那替尼 ponatinib Iclusig

泊那替尼 ponatinib Iclusig 生产厂家:日本武田 功能主治:治疗耐药性突变,包含最常见的T315I突变型。 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建议起始剂量为45 mg,每日口服一次。
查看详情

普纳替尼(Ponatini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成功案例,Ponatinib(Ponatinib)适用于为治疗对既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慢性粒性白血病(CML)成年患者或对既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耐药或不能耐受的Philadelphia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Ph+ALL)。

普纳替尼(Ponatinib)是一种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与BCR-ABL融合基因相关的白血病,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普纳替尼成功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案例,展示其在血液恶性肿瘤领域的重要性。

1. 背景介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体内通常存在BCR-ABL融合基因。此基因产生的酪氨酸激酶能够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干扰素和化疗在部分患者中效果有限。近年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改变了CML的治疗格局,其中普纳替尼因其对耐药突变型BCR-ABL的强效抑制而受到关注。

2. 患者情况

本文所述案例是一名40岁男性CML患者,诊断时已处于慢性期。患者在接受常规TKI治疗(如伊马替尼)期间,病情反复,出现耐药现象。经过多次治疗后,患者的血液学指标未见明显改善,白血病细胞占比仍较高。

3. 普纳替尼的治疗方案

在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医生为其引入了普纳替尼。患者在开始普纳替尼治疗后,医生进行了密切监测。普纳替尼的剂量初始设定为45mg/日,治疗开始6周后,患者的血液学指标显示出显著的改善,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比例逐渐下降,临床症状也得到缓解。

4. 治疗效果与随访

经过12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血液学完全缓解,BCR-ABL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骨髓检查结果显示无白血病细胞。随访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普纳替尼的耐受性良好。此结果证明,普纳替尼在治疗耐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方面展现了卓越的疗效。

普纳替尼作为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展现出强大的潜力。本文案例表明,这种药物能够有效地克服常规治疗的局限,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随着对普纳替尼持续研究,它在血液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可能会进一步巩固,为更多患者带来救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