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酰胺酶Ⅰ分解血浆和肿瘤细胞中的门冬氨酸,减少有效门冬氨酸浓度,从而使细胞无法合成必需的蛋白质。门冬酰胺酶Ⅰ通过将门冬氨酸转化成天冬氨酸和氨释放出来,尤其是肿瘤细胞往往对此类酶敏感,因为它们不能合成自己所需的天冬氨酸。
与此相反,门冬酰胺酶Ⅱ是一种较少使用且相对较新的酶类。它会将门冬氨酸转化为苏氨酸和天冬氨酸,并释放出氨。与门冬酰胺酶Ⅰ不同的是,门冬酰胺酶Ⅱ实际上促进了天冬氨酸的生成。在某些情况下,细胞需要这种天冬氨酸来合成重要的蛋白质。但是,门冬酰胺酶Ⅱ在体外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
门冬酰胺酶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作用于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首先,门冬酰胺酶可以降低血浆中门冬氨酸浓度,从而阻断细胞对这种氨基酸的需求。由于缺乏门冬氨酸,癌细胞将无法进行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因此,它们的生长和增殖将受到限制。其次,门冬酰胺酶会导致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内氨浓度的升高,从而对细胞产生毒性效应。这是因为细胞无法有效分解过量的门冬氨酸,导致氨在细胞内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然而,由于门冬氨酸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必需氨基酸,因此门冬酰胺酶治疗也会导致一些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临床用于治疗的特效门冬酰胺酶Ⅰ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因此,在使用门冬酰胺酶治疗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过敏反应情况。
综上所述,门冬酰胺酶作为一种抗白血病和淋巴瘤药物,通过降低细胞内门冬氨酸水平,从而限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阻止门冬氨酸的合成以及导致过量的门冬氨酸在细胞内积累。尽管存在一些副作用,但门冬酰胺酶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