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培门冬酶的作用及副作用

发布时间:2023-09-08 12:20:35 阅读:171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培门冬酶

培门冬酶 生产厂家:法国施维雅(Servier) 功能主治:用于从出生到18岁儿童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用量:联合使用时,本品推荐剂量为2500IU/m2,肌肉注射,每14天给药一次。  用法:肌肉注射。在单一部位注射给药量应少于2ml;如需要使用的体积超过2ml,则应在多个部位注射。  使用注意:如果出现严重急性过敏反应,则需立即停止使用本品。给予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素、氧气和静脉内注射类固醇等救治措施。  只要溶液和容器许可,注射用药品都应该在使用前通过肉眼检查颗粒物质、混浊和变色。如发现溶液中有微粒、浑浊、污点,须扔掉该药品。  如果本品已经被冷结成冰、或室温放置了48小时以上、或振摇、或剧烈的搅动过,则不能再使用。
查看详情
  作用机制:
  培门冬酶主要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中的L-谷氨酰谷氨酸合成酶(L-asparagine synthetase)来发挥治疗作用。白血病细胞往往无法自行合成L-谷氨酰谷氨酸,而需要靠体外来源的外源性L-谷氨酰谷氨酸来生存和增殖。然而,培门冬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解氨酶活性,阻断白血病细胞对外源性L-谷氨酰谷氨酸的依赖,从而导致白血病细胞无法正常生长和繁殖,并最终发生凋亡。
培门冬酶  用途:
  培门冬酶主要用于治疗首次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以及预防ALL患者在缩小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白血病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的复发。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治疗方案相比,添加培门冬酶的治疗方案能够提高ALL患者的疗效。
  副作用:
  培门冬酶虽然对于ALL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其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1.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使用培门冬酶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发红、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肿胀等症状。这种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用药物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凝血功能异常:培门冬酶也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因此,接受培门冬酶治疗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有时需要补充血小板或凝血因子。
  3. 肝功能异常:一些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肝功能障碍等。因此,接受培门冬酶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4. 其他:培门冬酶的使用还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胃肠道不适、疲乏等不适症状,但较为罕见。
  总结:
  虽然培门冬酶的使用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但对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来说,其疗效明显,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患者在接受培门冬酶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不适反应,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同时,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也非常重要,以便共同评估治疗效果和良好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