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

发布时间:2023-09-15 17:08:47 阅读:82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门冬酰胺酶

门冬酰胺酶 生产厂家:爱尔兰爵士制药Jazz Pharmaceuticals Plc 功能主治:特异性细胞抑制剂,用于急性淋巴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一般静注或静滴,每次40~200U/kg,每日或隔日1次,根据耐受程度逐渐增至1000U/kg。  静注以20~40m1生理盐水稀释,静滴以5%葡萄糖溶液500ml稀释,10~20次为一程。  肌注:剂量同静注,用5~10ml生理盐水溶解。  当与泼尼松和长春新碱联合应用治疗儿童急性淋性白血病时,可每日静滴1000U/kg,在使用泼尼松和长春新碱后给予,即从治疗后的第22天开始,连续10d。  如先于上述药物给予或同时给予,会增强不良反应。  肌注:在与泼尼松和长春新碱联合用药时,每次6000U/㎡从第4天始每3d给予1次,共9次剂量。
查看详情
  门冬酰胺酶最初是从非洲银莲花这种植物中提取出的,后来被发现在革兰氏阴性菌中也能找到。门冬酰胺酶通过降解体内的门冬氨酸,使癌细胞无法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白血病和淋巴瘤是由恶性淋巴细胞、骨髓细胞或淋巴结细胞引起的血液系统肿瘤。这些肿瘤细胞通常会过度依赖门冬氨酸作为其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因此,门冬酰胺酶可以有效地阻断肿瘤细胞对门冬氨酸的摄取,进而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门冬酰胺酶  由于门冬酰胺酶的特殊作用机制,它成为了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疗中的重要药物之一。在临床应用中,门冬酰胺酶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给予患者,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
  然而,由于门冬酰胺酶的副作用较多,包括发热、过敏反应、黄疸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血清学指标等。此外,由于门冬酰胺酶是一种外源物质,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可能发生免疫反应,因此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监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门冬酰胺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改变门冬酰胺酶的结构和特性,可以增强其药效,降低其毒性和副作用,提高其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总之,门冬酰胺酶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癌药物,在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通过阻断肿瘤细胞对门冬氨酸的依赖,抑制其生长和扩散。虽然门冬酰胺酶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副作用,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它的副作用会逐渐减少,临床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我们相信,借助科学家们对门冬酰胺酶的持续研究和探索,它将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