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磷酰胺
生产厂家:德国Baxter Oncology GmbH
功能主治:可用于多种实体瘤,治疗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缓解率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单药静脉注射按体表面积每次500~1000mg/m2,加生理盐水20~30ml,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用2次,休息1~2周重复。 联合用药500~600mg/m2。 儿童常用量:静脉注射每次10~15mg/kg,加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缓慢注射,每周1次,连用2次,休息1~2周重复。 也可肌内注射。
查看详情
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的异常增厚和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导致肾小球功能减退。
环磷酰胺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膜性肾病的治疗。
环磷酰胺通过干扰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进而减轻肾小球炎症和损伤,从而达到控制膜性肾病的目的。具体而言,环磷酰胺可以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来减轻免疫反应,还可以干扰肾小球内的免疫反应,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的沉积,从而减轻炎症和损伤。

根据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
环磷酰胺在膜性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研究发现,在膜性肾病的早期阶段,环磷酰胺可以显著减缓疾病的进展,并且能够改善肾小球功能和尿蛋白水平。在一些病例中,环磷酰胺治疗甚至能够使肾小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然而,环磷酰胺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风险,包括免疫抑制作用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膀胱炎和出血等。因此,在使用环磷酰胺治疗膜性肾病时,医生需要仔细权衡治疗收益和风险,并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
环磷酰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物,不仅可以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还可以用于治疗膜性肾病。它通过抑制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的炎症和损伤,从而控制膜性肾病的进展。然而,使用环磷酰胺需要权衡治疗效果和风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