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酰胺酶
生产厂家:爱尔兰爵士制药Jazz Pharmaceuticals Plc
功能主治:特异性细胞抑制剂,用于急性淋巴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一般静注或静滴,每次40~200U/kg,每日或隔日1次,根据耐受程度逐渐增至1000U/kg。 静注以20~40m1生理盐水稀释,静滴以5%葡萄糖溶液500ml稀释,10~20次为一程。 肌注:剂量同静注,用5~10ml生理盐水溶解。 当与泼尼松和长春新碱联合应用治疗儿童急性淋性白血病时,可每日静滴1000U/kg,在使用泼尼松和长春新碱后给予,即从治疗后的第22天开始,连续10d。 如先于上述药物给予或同时给予,会增强不良反应。 肌注:在与泼尼松和长春新碱联合用药时,每次6000U/㎡从第4天始每3d给予1次,共9次剂量。
查看详情
白血病和淋巴瘤是一种白血病家族的肿瘤,它们属于淋巴系统疾病。淋巴瘤主要由淋巴细胞或淋巴组织引起,而白血病是由造血系统内的恶性克隆细胞引起的。无论是白血病还是淋巴瘤,都会导致机体内过多的白细胞的产生,从而破坏正常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
门冬酰胺酶作为一种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的药物,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血液中的门冬氨酸浓度,抑制克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对门冬氨酸有着高度依赖,因为它们在生长分裂过程中必须依赖外源性的门冬氨酸供给。

门冬酰胺酶的作用机制如下:首先,门冬酰胺酶通过催化反应将门冬氨酸水解为天冬氨酸和氨基甲酰胺。这一过程切断了肿瘤细胞对外源性门冬氨酸的依赖,从而限制了它们的能量供给。
其次,
门冬酰胺酶通过抑制门冬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降低其生成的速率。门冬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它可以通过肝脏和其他组织自身合成。然而,肿瘤细胞往往无法自主合成足够的门冬氨酸来满足其增殖和生长的需要。当门冬酰胺酶被引入体内时,它会干扰门冬氨酸的合成途径,从而限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最后,
门冬酰胺酶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来加强对肿瘤的攻击。门冬酰胺酶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免疫细胞对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此外,门冬酰胺酶还可以诱导一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如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从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
总的来说,门冬酰胺酶通过降低门冬氨酸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同时,它还通过增强免疫系统的杀伤作用,加强对肿瘤的攻击。因此,门冬酰胺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抗癌药物,对于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