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内压(IOP)升高: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可能导致青光眼并损害视神经、视力和视野缺陷 。患有青光眼时应谨慎使用类固醇。如果本品使用10天或更长时间,应监测眼压。
• 白内障: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可能导致后囊下白内障形成。
• 延迟愈合:白内障手术后使用类固醇可能会延迟愈合并增加滤泡形成的发生率。
• 角膜和巩膜熔化:在那些导致角膜或巩膜变薄的疾病中,已知使用局部类固醇会导致穿孔。 只有在借助放大手段(例如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并在适当情况下进行荧光素染色)对患者进行检查后,医生才应开具初始处方和更新用药单。
• 细菌感染: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可能会抑制宿主反应,从而增加继发性眼部感染的危险。 在急性化脓性疾病中,类固醇可能会掩盖感染或增强现有感染。 如果 2 天后体征和症状未改善,应重新评估患者。
• 病毒感染: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有单纯疱疹病史的患者需要非常谨慎。使用眼用类固醇可能会延长病程,并可能会加重许多眼部病毒感染(包括单纯疱疹)的严重程度。
• 真菌感染:角膜真菌感染特别容易与长期局部应用类固醇同时发生。在使用或正在使用类固醇的任何持续性角膜溃疡中,必须考虑真菌入侵。适当时应进行真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