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
对AIDS-KS病人的临床开放和对照研究显示,与本品相关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几乎近一半病人发生。
白细胞减少是病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可见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这些反应一般在治疗早期便可见,而且是暂时的。
临床试验中很少因骨髓抑制而停药。
出现血液学毒性反应可能需要减少用量或暂停及推迟治疗。
当中性粒细胞计数<1000/mm3,或血小板计数<5万/mm3时应暂停使用本品。
当中性粒细胞计数<1000/mm3时,可同时使用G-CSF或GM-CSF来维持血液细胞数目。
在临床研究中使用本品常见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检查异常(≥(greaterthanorequalto)5%)包括碱性磷酸酶增加以及门冬酰胺转移酶和胆红素增加,这些反应被认为与基础疾病有关而与本品无关。
根据报道,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较低(<5%),白细胞减少导致的脓毒病更为少见(<1%)。
以上某些异常的产生可能与HI感染有关,而非本品造成。
其他发生率较高(≥(greaterthanorequalto)5%)的不良反应有:恶心,无力,脱发,发热,腹泻,与滴注有关的急性反应和口腔炎。
滴注反应主要有潮红,气短,面部水肿,头痛,寒战,背痛,胸部和喉部收窄感,低血压。
在多数情况下,不良反应发生在第一个疗程。
采用某种对症处理,暂停滴注或减缓滴注速率后经过几个小时即可消除这些反应。
据报道,连续滴注常规盐酸多柔比星的病人可见口腔炎,接受本品的病人亦时有报道。
这并不影响病人完成治疗,一般无需调整剂量,除非口腔炎影响病人的饮食能力,此时可延长给药间期或减量。
本品临床研究中常发生呼吸系统不良反应(≥(greaterthanorequalto)5%),这可能与AIDS病人的机会性感染有关。
KS病人使用本品后可见机会性感染,在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人中常见发生。
在临床研究中,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念珠菌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卡氏肺囊虫肺炎及单纯鸟分支杆菌感染。
其他不很常见的不良反应(<5%)有手掌-足底红斑性感觉迟钝,口腔念珠菌病,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皮疹,口腔溃疡,呼吸困难,腹痛,过敏反应包括过敏症,血管扩张,头晕,厌食,舌炎,便秘,感觉异常,视网膜炎和意识模糊。
手掌-足底红斑性感觉迟钝是一种有痛感的红色斑症。
一般病人在治疗6周或更多时间后会出现这种反应。
该反应似乎与剂量和用法有关,通过延长给药间期1-2周或减量后得以缓解。
多数病人1-2周后便会消除,可使用皮质激素。
这种反应在一些病人身上显得严重并使人十分衰弱,因而可能需要停药。
用常规多柔比星制剂治疗时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高。
虽然对10例接受本品累积用量>460mg/m2的AIDS-KS病人作心肌内膜活组织检查时,9例并未显示蒽环类药物性心肌病,但进一步的证实,使用本品发生心肌病变的风险与多柔比星相近。
建议AIDS-KS病人的用药剂量为每2或3周20mg/㎡。
当累积剂量>400mg/㎡时要注意心脏毒性,这要经过20个疗程,历时约40-60周。
虽然至今尚见由于本品外渗而造成局部坏死的报道,但本品仍被认为是一种刺激性药物。
动物研究显示,盐酸多柔比星以脂质体形式给药减少了外渗伤害的可能。
如果发生任何外渗的迹象(如刺痛,红斑)都应立即中止滴注,而从另一静脉重新开始。
用冰敷外渗部位30分钟有助于减轻局部反应。
本品不可用于肌肉和皮下注射。
由于先前的放疗而产生的皮肤不良反应在使用本品时偶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