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阿昔替尼是化疗药还是靶向药

发布时间:2024-01-10 10:11:27 阅读:1022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阿昔替尼

阿昔替尼 生产厂家:孟加拉碧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进展期肾细胞癌(RCC)的成人患者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有肿瘤治疗经验的医生才可使用阿昔替尼治疗。  推荐剂量  1、阿昔替尼推荐的起始口服剂量为5mg(每日两次)。  阿昔替尼可与食物同服或在空腹条件下给药,每日两次给药的时间间隔约为12小时(见【药代动力学】)。  应用一杯水送服阿昔替尼。  2、只要观察到了临床获益,就应继续治疗,或直至发生不能接受的毒性,该毒性不能通过合并用药或剂量调整进行控制。  3、如果患者呕吐或漏服一次剂量,不应另外服用一次剂量。  应按常规服用下一次处方剂量。  剂量调整指南  建议根据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增加或降低剂量。  一、在治疗过程中,满足下述标准的患者可增加剂量:  1、能耐受阿昔替尼至少两周连续治疗、未出现2级以上不良反应(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不良事件常见术语标准[CTCAE])、血压正常、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当推荐从5mgBID开始增加剂量时,可将阿昔替尼剂量增加至7mgBID,然后采用相同标准,进一步将剂量增加至10mgBID。  2、在治疗过程中,一些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可能需要暂停或永久中止阿昔替尼给药,或降低阿昔替尼剂量(见【注意事项】)。  如果需要从5mgBID开始减量,则推荐剂量为3mgBID。  如果需要再次减量,则推荐剂量为2mgBID。  二、合用CYP3A4/5强效抑制剂:  1、应避免合用CYP3A4/5强效抑制剂(比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克拉霉素、阿扎那韦、茚地那韦、奈法唑酮、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泰利霉素、伏立康唑)。  建议选择无CYP3A4/5抑制潜能或有CYP3A4/5微弱抑制潜能的药物作为替代的合用药物。  2、尽管尚未在接受CYP3A4/5强效抑制剂的患者中进行阿昔替尼剂量调整的研究,但如果必须与CYP3A4/5强效抑制剂合用,建议将阿昔替尼的剂量减半,因为预计降低剂量后,阿昔替尼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将调整至不与抑制剂合用的AUC范围内。  3、可根据患者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个体差异增加或降低随后剂量。  如果停止与强效抑制剂合用,应将阿昔替尼剂量恢复至(当经过3-5个抑制剂半衰期后)开始CYP3A4/5强效抑制剂给药前使用的剂量(见【药物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  4、合用强效CYP3A4/5诱导剂阿昔替尼与强效CYP3A4/5诱导剂合用可能降低阿昔替尼的血浆浓度(见【药物相互作用】)。  建议选择无或仅有最低程度CYP3A4/5诱导可能性的药物作为替代的合用药物。  5、尽管尚未在接受强效CYP3A4/5诱导剂的患者中研究阿昔替尼剂量调整,但如果必须与强效CYP3A4/5诱导剂合用,建议逐渐增加阿昔替尼的剂量。  据报道,大剂量强效CYP3A4/5诱导剂的最大诱导作用在合用该诱导剂治疗一周内出现。  如果阿昔替尼的剂量增加,应仔细监测患者的毒性。  6、一些不良药物反应的治疗可能需要暂停或永久中止阿昔替尼治疗,和/或降低阿昔替尼的剂量(见【注意事项】)。  如果停止与强效诱导剂合用,应立即将阿昔替尼的剂量恢复至开始强效CYP3A4/5诱导剂给药前使用的剂量(见【药物相互作用】)。
查看详情

阿昔替尼(Axitinib)是一种针对肿瘤靶点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肾癌。但是,对于它是属于化疗药还是靶向药,需要从药理学和治疗机制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1. 药理学机制

阿昔替尼属于一类叫做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药物。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表面的多种酪氨酸激酶,干扰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路径,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与化疗药物相比,阿昔替尼选择性地作用于与肿瘤相关的特定分子靶点,而不是以化学方式直接干扰细胞的基本生物学过程。这表明阿昔替尼更倾向于是一种靶向药。

2. 治疗机制

靶向药通常对特定类型的肿瘤具有更准确的作用,因为它们是根据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机制精确设计的。针对不同的癌症类型,阿昔替尼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肿瘤发展。对于肾癌,阿昔替尼主要通过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来发挥作用。VEGFR参与调控血管生成过程,而在肿瘤中,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生长至关重要。因此,通过靶向VEGFR,阿昔替尼可以抑制肾癌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也支持了阿昔替尼是一种靶向药的观点。

综上所述,从药理学机制和治疗机制两个角度看,在肾癌治疗中,阿昔替尼更倾向于被归类为一种靶向药而不是化疗药。它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尤其是靶向血管生成过程,来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分类,因为药物的作用机制复杂多样,有时可能具有一定的交叉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治疗方案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考虑,来决定是否选择使用阿昔替尼或其他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