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帕替尼
生产厂家:美国艾伯维 / AbbVie Limited
功能主治:口服JAK抑制剂,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临床缓解率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线轴性脊椎关节炎:建议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特应性皮炎: 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40 kg的儿科患者和65岁以下的成年人:起始剂量为口服15 mg,每日一次。 如果没有达到足够的疗效,考虑将剂量增加至30 mg,每天一次。 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建议剂量为每次15mg,每日一次。 严重肾损害的患者:建议剂量为每次15mg,每日一次。 溃疡性结肠炎: 成人:乌帕替尼的推荐诱导剂量为45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乌帕替尼维持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对于难治性、严重性或广泛性疾病的患者,可考虑每日服用30 mg。 如果30 mg剂量未达到足够的治疗效果,则停止30mg的服用。 使用维持反应所需的最低有效剂量。 肾损害或肝损害患者的推荐剂量: 肾损害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X线轴性脊髓炎:轻度、中度或重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特应性皮炎:对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建议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轻度或中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对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建议剂量为:诱导:30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维持:15 mg,每日一次;轻度或中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肝损害患者: 乌帕替尼不建议用于严重肝损害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轴性脊柱关节炎:轻度或中度肝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溃疡性结肠炎:对于轻度至中度肝损害患者,推荐剂量为:诱导:30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维持:15 mg,每日一次。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剂量调整: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线轴性脊髓炎:接受强CYP3A4抑制剂的患者的推荐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溃疡性结肠炎:接受强CYP3A4抑制剂的溃疡性结炎患者的推荐剂量:诱导:每天30 mg,持续8周;维持:每天15 mg
查看详情
乌帕替尼(Upadacitinib)是一种新型口服药物,属于JAK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说,瘙痒感是一种常见且困扰的症状,因此探讨乌帕替尼是否能够缓解这一症状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1. 乌帕替尼的作用机制
乌帕替尼通过抑制JAK酶的活性来发挥其抗炎作用。JAK酶在细胞因子信号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种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银屑病,均与这些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抑制这些信号通路,乌帕替尼能够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可能有助于减轻银屑病患者的瘙痒感。
2. 临床研究的支持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乌帕替尼在治疗银屑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这些研究不仅评估了皮疹的改善情况,也专门对瘙痒感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接受乌帕替尼治疗的患者其瘙痒评分显著降低,表明该药物可能有效缓解银屑病带来的瘙痒症状。
3. 瘙痒感的生理机制
银屑病引起的瘙痒感通常是由于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介质的释放。这些物质会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导致瘙痒的产生。乌帕替尼通过降低这些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可以减少对神经的刺激,达到缓解瘙痒的效果。
4. 其他相关药物的比较
在银屑病的治疗中,除了乌帕替尼,还有其他多种药物可用于缓解瘙痒,如外用药物和生物制剂。与这些疗法相比,乌帕替尼作为一种口服药物,具有使用方便、无须频繁注射等优点,可能更适合一些患者。同时,乌帕替尼也显示出在改善银屑病症状方面的快速反应,这在患者管理中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乌帕替尼(Upadacitinib)在缓解银屑病瘙痒感方面的潜力值得关注。虽然临床研究已显示其有效性,但仍需更多的长期数据来评估其在日常治疗中的实际效果。因此,对于银屑病患者来说,使用乌帕替尼前应咨询医生,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