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伐美妥司他(Valemetostat)作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2-23 16:04:55 阅读:1489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伐美妥司他

伐美妥司他 生产厂家:日本第一三共 功能主治:首款EZH1/2双重抑制剂,治疗白血病、淋巴瘤有效率48%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1、成人通常口服剂量为200mg,每天一次,空腹服用。  剂量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而减少。  2、据报道,餐后给药时,血药浓度和AUC(用药时药物曲线下面积)会降低。  为避免饭后影响,应避免在饭前1小时和饭后2小时之间服用该药。  3、如果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应根据以下标准撤消药物,减少剂量或停止使用。  因不良反应而减少的剂量应限制在两个步骤。  减少药物的剂量阶段阶段剂量通常剂量200mg1个步骤的减少150mg2个步骤的减少100mg3个步骤的减少50mg4个步骤的减少停药不良反应程度剂量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计数<500/mm3,持续7天以上停药直至中性粒细胞计数≥1,000/mm3或恢复到基线。重新开始给药后,按断药前的剂量给药。如果重新给药后出现复发,应停药直至中性粒细胞计数≥1,000/mm3或恢复到基线。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低于25000/mm3停药直至血小板计数>50000/mm3或恢复到基线。恢复后重新开始给药后,应按断药前的剂量给药。如果重新开始后再次发生,应停药直至血小板计数≥50,000/mm3或恢复基线。 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低于8.0g/dL,需要输注红细胞停药直至血红蛋白水平至少为8.0g/dL或恢复到基线。恢复后重新开始给药后,应按断药前的剂量给药。如果重新开始后再次发生,应停药直至血红蛋白水平恢复到≥8.0 g/dL或基线。非血液学毒性≥3级停药直至恢复到1级或低于1级或基线。恢复后重新开始给药后,应按断药前的剂量给药。如果重新开始后再次发生,应停药,直到恢复到1级或低于或基线。
查看详情

伐美妥司他(Valemetostat)作用是什么,伐美妥司他(Valemetostat)是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在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它属于一类被称为“异亲酶抑制剂”的药物,通过抑制某些酶的活性,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该药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伐美妥司他(Valemetostat)是一种新型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白血病和淋巴瘤。近年来,随着对癌症机制研究的深入,伐美妥司他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潜力而备受关注。本文将详细探讨伐美妥司他的作用、适应症及其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疗中的重要性。

1. 伐美妥司他简介

伐美妥司他是一种选择性的小分子抑制剂,主要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以及促进癌细胞的分化,伐美妥司他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成为治疗肿瘤的新型治疗选择。

2. 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白血病是一种源自造血细胞的恶性肿瘤,通常表现为血液中异常细胞的增多。伐美妥司他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它通过调节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3. 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淋巴瘤是一类起源于淋巴系统的肿瘤,其中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多种类型。伐美妥司他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中也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该药物的使用可以减少疾病进展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4. 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伐美妥司他在多项临床试验中的成功应用,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其在联合治疗中的潜力,以及与其他疗法的联用情况。这种药物的广泛应用前景和对治疗策略的贡献,使其成为今后血液肿瘤研究的重点之一。

综上所述,伐美妥司他(Valemetostat)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优势。随着研究的深入,伐美妥司他的应用范围和治疗效果预计将进一步扩大,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