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那单抗
生产厂家:印度纳科Natco制药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CAPS临床有效率达81%,痛风发病率降低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CAPS:2岁及以上的成人,青少年和儿童 对于CAPS患者,canakinumab的推荐起始剂量为: ≥4岁的成人,青少年和儿童: •体重> 40公斤的患者150毫克 •体重≥15kg和≤40kg的患者为2mg/kg •体重≥7.5kg和<15 kg的患者为4mg/kg 2至4岁的儿童: •体重≥7.5 kg的患者为4mg/kg 通过皮下注射每八周一次。 对于起始剂量为150 mg或2mg/kg的患者,如果在治疗开始后7天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反应(皮疹和其他全身性炎症症状的缓解),则应以150mg或2的剂量再次使用canakinumab可以考虑mg/kg。 如果随后达到完全的治疗反应,则应维持每8周300毫克或4毫克/千克的强化剂量方案。 如果在增加剂量后7天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反应,则可以考虑以300 mg或4mg/kg的第三剂量的canakinumab。 如果随后获得了完全的治疗反应,则应根据个人临床判断,考虑维持每8周600mg或8mg/kg的加强剂量方案。 对于起始剂量为4mg/kg的患者,如果在治疗开始后7天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反应,则可以考虑第二剂量的canakinumab 4mg/kg。 如果随后获得了完全的治疗反应,则应根据个人临床判断,考虑维持每8周8mg/kg的加强剂量方案。 RAPS,HIDS/MKD和FMF:成人,青少年和2岁以上的儿童 TRAPS,HIDS/MKD和FMF患者中canakinumab的推荐起始剂量为: •体重> 40公斤的患者150毫克 •体重≥7.5 kg且≤40 kg的患者为2mg/kg 通过皮下注射每四周一次。 如果在治疗开始后7天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临床反应,则可以考虑以150 mg或2mg/kg的剂量再次使用canakinumab。 如果随后获得了完全的治疗反应,则应维持每4周300毫克(或体重≤40千克的患者为4毫克/千克)的加强剂量方案。 对于没有临床改善的患者,继续用canakinumab进行治疗应由治疗医师重新考虑。 斯蒂尔氏病(SJIA和AOSD) 对于体重≥7.5 kg的斯蒂尔氏病患者,canakinumab的推荐剂量为每四周通过皮下注射给药4mg/kg(最大300mg)。 对于没有临床改善的患者,继续用canakinumab进行治疗应由治疗医师重新考虑。 痛风性关节炎 应制定或优化采用适当的尿酸盐降低疗法(ULT)的高尿酸血症治疗。 Canakinumab应作为按需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对于患有痛风性关节炎的成年患者,canakinumab的推荐剂量是在发作期间皮下注射150 mg。 为了获得最佳效果,在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后应尽快使用canakinumab。 对初始治疗无反应的患者不应使用卡那基单抗再次治疗。 对于有反应并需要重新治疗的患者,应间隔至少12周,然后才能服用新剂量的canakinumab。 特殊人群 小儿 CAPS,TRAPS,HIDS/MKD和FMF 尚未确定canakinumab在2岁以下的CAPS,TRAPS,HIDS/MKD和FMF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老年 无需调整剂量。 肝功能不全 Canakinumab尚未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进行过研究。 无法提出建议。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但是,此类患者的临床经验有限。 给药方法 用于皮下使用。 以下是合适的注射部位:大腿上部,腹部,上臂或臀部。 建议每次注射产品时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以免造成酸痛。 应避免皮肤破损和被皮疹擦伤或覆盖的区域。 应避免注射到疤痕组织中,因为这可能导致canakinumab暴露不足。 每个小瓶可在单位患者中单次使用,单次使用。 在接受正确注射技术的适当培训之后,如果医生认为适当的话,患者或其护理人员可以注射canakinumab,并在必要时进行医学随访
查看详情
卡那单抗(Canakinumab)耐药性,卡那单抗(Canakinumab)的耐药机制包括患者体内产生抗药性抗体、IL-1β途径的变化导致炎症介质主导作用减弱、受体或信号通路变化使细胞对IL-1β响应改变、药物代谢或清除速率受个体差异影响以及疾病本身进展或变化改变卡那单抗效用。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卡那单抗的效果降低。
卡那单抗(Canakinumab)是一种针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单克隆抗体,临床用于治疗痛风、特发性关节炎以及各种炎症综合症等疾病。尽管卡那单抗在减轻炎症和控制疼痛方面表现良好,但随着治疗的进行,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将探讨卡那单抗的耐药性问题及其可能机制。
1. 卡那单抗的作用机制
卡那单抗通过特异性结合IL-1β来抑制其活性,从而降低炎症反应。IL-1β在痛风和特发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抑制其活性可以缓解症状。面对不断变化的免疫反应,耐药性问题逐渐凸显。
2. 耐药性的表现
耐药性通常表现为患者在接受卡那单抗治疗后,原本有效的症状控制效果逐渐减弱,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肿胀,影响生活质量。
3. 耐药性机制分析
卡那单抗耐药性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首先,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对卡那单抗的应答能力降低。其次,炎症通路的重编程、IL-1β以外的细胞因子参与增强了炎症,亦可能是导致耐药性的关键。此外,患者体内可能出现了新的炎症介质,这些介质可以独立于IL-1β的作用而介导炎症反应。
4. 应对耐药性的策略
针对卡那单抗耐药性问题,临床上可采取多种策略。一方面,可考虑联合使用其他免疫调节药物,以抑制不同的炎症介质;另一方面,定期评估患者的炎症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研究如何提升卡那单抗本身的疗效如增加给药频率或剂量,也是应对耐药性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卡那单抗在治疗痛风、特发性关节炎及炎症综合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耐药性问题依然需要引起重视。通过深入了解耐药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可能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关怀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