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武丽珠单抗
生产厂家:美国亚力兄制药(Alexion Pharma)
功能主治:Ultomiris适用于治疗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成人患者、Ultomiris适用于治疗体重10kg或以上的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患者
用法用量: 1、成人PNH和aHUS患者: 推荐的给药方案包括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通过静脉输注给药。给药剂量基于患者体重,如表1所示。 对于成年患者(≥ 18岁),维持剂量应每8周间隔给药一次,从负荷剂量后2周开始行政。 给药方案允许偶尔在预定输注日的±7天内变化(除了第一次维持剂量的雷武珠单抗,但后续剂量应根据原始方案给药)。 对于从依库珠单抗转换为雷武珠单抗的患者,应在最后一次依库珠单抗输注后2周给予 ravulizumab 负荷剂量,然后每8周给予一次维持剂量,从负荷剂量给予后2周开始,如表 1所示。 表1:Ravulizumab基于体重的给药方案 体重范围(公斤)负荷剂量(毫克)维持剂量 (毫克)给药间隔 ≥40至<6024003000每8周 ≥60至<10027003300每8周 ≥10030003600每8周 维持剂量在负荷剂量后2周给药 尚未在体重低于40kg的PNH患者中研究 Ravulizumab。 没有伴随PE/PI(血浆置换或血浆置换,或新鲜冰冻血浆输注)与ravulizumab 一起使用的经验。 PE/PI的给药可能会降低 ravulizumab 血清水平。 PNH是一种慢性疾病,建议在患者的一生中继续使用ravulizumab进行治疗,除非有临床指征停止使用ravulizumab。 在aHUS中,用于解决血栓性微血管病(TMA)表现的ravulizumab治疗应至少持续6个月,超过此时间需要针对每位患者单独考虑治疗时间。由治疗医疗保健提供者确定(或有临床指征)的TMA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2、儿科人群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 体重≥40kg的aHUS儿科患者按照成人给药建议进行治疗。≥10kg至<40kg的儿科患者的基于体重的剂量和给药间隔见表2。 表2:用于40kg以下儿科患者的基于体重的Ravulizumab给药方案 体重范围(公斤)负荷剂量(毫克)维持剂量 (毫克)给药间隔 ≥10至<20600600每4周 ≥20至<309002100每8周 ≥30至<4012002700每8周 维持剂量在负荷剂量后2周给药 支持ravulizumab对体重低于10kg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有限。当前可用的数据在进行了描述,但对于体重低于10公斤的患者,无法对剂量学提出建议。
查看详情
瑞武丽珠单抗是否适合儿童使用,瑞武丽珠单抗(Ravulizumab)的用法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而定。通常,第1天给药时使用负荷剂量,具体如下:对于体重≥40至<60公斤的患者,负荷剂量为2400毫克。对于体重≥60至<100公斤的患者,负荷剂量为2700毫克。对于体重≥100公斤的患者,负荷剂量为3000毫克。在给药后的第15天,应使用维持剂量,具体如下:对于所有体重范围的患者,维持剂量均为3000毫克。
瑞武丽珠单抗(Ravulizumab)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定类型血液疾病的单克隆抗体,主要针对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和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考虑到这些疾病可能对儿童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瑞武丽珠单抗在儿童人群中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探讨瑞武丽珠单抗是否适合儿童使用。
1. 瑞武丽珠单抗的作用机制
瑞武丽珠单抗通过靶向补体系统,尤其是C5蛋白,来防止溶血性疾病的发生。在PNH患者中,该药物能够有效减少红细胞破坏,改善血液参数;而在aHUS中则能够阻止血小板的异常激活,从而减轻发病症状。这种机制使其在成人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在儿童中的具体表现尚待进一步验证。
2. 儿童与成人疾病表现的差异
儿童与成人在罹患PNH和aHUS时常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病理表现。例如,儿童可能会呈现更为急性和迅速发展的病情,因此其对治疗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此外,由于儿童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药物的代谢和分布也可能与成人不同,所以需要特别评估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临床试验与研究结果
目前,关于瑞武丽珠单抗在儿童中的应用还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已有的小规模研究显示,部分儿童患者在接受该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但由于样本量有限,结果尚不够充分可靠。因此,在儿童中使用瑞武丽珠单抗仍需谨慎,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评估风险与收益。
4. 副作用及监测必要性
瑞武丽珠单抗的副作用包括感染风险增加和过敏反应。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不成熟,更容易受到这些副作用的影响。合理的监测措施,对于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副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针对儿童的使用需建立严格的监测机制,以确保安全。
综上所述,虽然瑞武丽珠单抗在成人群体中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对于儿童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在考虑使用该药物时,必须充分权衡其带来的潜在风险与预期获益。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为儿童患者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帮助医生做出更为科学的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