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伊布替尼(Ibrutinib)的用法

发布时间:2025-04-18 12:15:46 阅读:1317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伊布替尼

伊布替尼 生产厂家:孟加拉碧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BTK激酶抑制剂,中位生存14.6个月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1、给药方法口服,每天1次,在每日接近同一时间,用一杯水吞服,不可将胶囊打开、破碎或咀嚼。  2、剂量MCL和MZL: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560mg(4粒140mg胶囊)口服,直到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  CLL/SLL和WM: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420mg(3粒140mg胶囊)口服,直到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  当依鲁替尼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治疗CLL/SLL时(给药6个周期,每个周期28天),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420mg(3粒140mg胶囊)口服,直到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  cGVHD: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420mg(3粒140mg胶囊)口服,直到疾病进展,一种恶性肿瘤复发或毒性不耐受。  当患者不再要求cGVHD治疗时,伊布替尼应停止对个别病人的医疗评估。
查看详情

伊布替尼(Ibrutinib)的用法,伊布替尼(Ibrutinib)推荐用量为口服,每天1次,在每日接近同一时间,用一杯水吞服,不可将胶囊打开、破碎或咀嚼。

伊布替尼(Ibru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其他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它通过干扰异常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从而阻止这些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以下将深入探讨伊布替尼在白血病和淋巴瘤治疗中的用法。

伊布替尼的药理机制

1. 作用机制

伊布替尼是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主要靶向布鲁特氏酪氨酸激酶(BTK)。BTK在B细胞的信号传导中起关键作用,而B细胞恰恰是许多淋巴瘤类型的来源。通过抑制BTK,伊布替尼削弱了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能力。

临床应用

2. 适应症

伊布替尼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种血液肿瘤,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型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淋巴滤泡性淋巴瘤(MCL)和块状淋巴细胞淋巴瘤(WM)等。

3. 用药方案

患者一般每日口服一定剂量的伊布替尼,具体剂量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而定。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疗效和副作用,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疗效与安全性

4. 疗效

伊布替尼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显示出明显的疾病缓解和生存期延长。它已经成为许多患者治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5. 副作用

尽管伊布替尼在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方面有着显著效果,但也伴随着一些常见的副作用,比如出血倾向、感染、高血压、肝功能异常等。因此,在使用伊布替尼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处理。

结语

伊布替尼作为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对于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随着对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相信它将在未来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在使用过程中,仍需要医生和患者密切合作,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