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吡咯替尼治疗乳腺癌时需要监测哪些指标

发布时间:2025-04-26 13:23:28 阅读:1020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吡咯替尼 Pyrotinib 艾瑞妮

吡咯替尼 Pyrotinib 艾瑞妮 生产厂家:中国恒瑞 功能主治:一线治疗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用法用量:  1.使用注意:  (1)本品应在有抗肿瘤药物治疗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开始使用  (2)HER2 检测:在使用本品治疗前,应使用经充分验证的检测方法进行 HER2 状态的检测  (3)吡咯替尼仅可用于 HER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2.推荐剂量和给药方法  吡咯替尼:  (1)推荐剂量为 400 mg,每日 1 次,餐后 30 分钟内口服,每天同一时间服药  (2)连续服用,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  (3)如果患者漏服了某一天的吡咯替尼,不需要补服,下一次按计划服药即可  卡培他滨:  (1)推荐剂量为 1000 mg/m2,每日 2 次口服(早晚各 1 次,每日总剂量 2000 mg/m2),在餐后 30 分钟内服用(早上一次与吡咯替尼同服)  (2)连续服用 14 天休息 7 天,每 21 天为一个周期  注:治疗用药应持续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  3.剂量调整  (1)治疗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通过暂停给药、降低剂量或者停止给药进行管理,对于腹泻、皮肤不良反应可首先进行对症治疗并密切观察  (2)对症治疗后仍未缓解的不良反应,可参考表 1 原则对吡咯替尼/卡培他滨进行暂停用药或/和下调剂量  (3)吡咯替尼的剂量调整方法参见表 2  (4)一些持续存在的 2 级不良反应也可能需要多次暂停用药和/或下调剂量  (5)每次暂停均应在不良事件恢复至 0~1 级且并发症消失后再恢复给药  (6)吡咯替尼的每次连续暂停时间和每个周期累计暂停时间不应超过 14 天  (7)如暂停给药后受试者仍有临床不可控制(即临床治疗或观察 ≤ 14 天后仍存在,出现 ≥ 2 次)的不良事件,则在暂停后恢复用药时应减少一个水平的剂量,吡咯替尼允许下调最低剂量为 240 mg  (8)卡培他滨应该根据其现行说明书进行剂量延迟和/或减量
查看详情

吡咯替尼治疗乳腺癌时需要监测哪些指标,吡咯替尼(Pyrotinib)适用于:乳腺癌。

吡咯替尼(Pyrotinib)是一种靶向药物,主要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尤其在复发或转移性情况下备受关注。由于药物的特定作用机制及其对患者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监测患者在使用吡咯替尼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探讨在乳腺癌治疗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监测指标,以期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治疗过程。

1. 不良反应监测

在使用吡咯替尼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腹泻、皮疹、恶心、呕吐等。根据临床研究,腹泻是吡咯替尼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因此,定期评估患者的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程度。

2. 心脏功能监测

由于吡咯替尼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定期进行心电图(ECG)及心脏超声检查对患者非常重要。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心脏毒性,特别是左室功能的变化。患者在治疗期间,如出现胸痛、气短和心悸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3. 肝肾功能监测

对于任何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肝肾功能的监测也不可忽视。吡咯替尼在肝脏中代谢,肾脏排泄,因此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如ALT、AST、BUN、肌酐)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肝肾损伤,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4. 血常规监测

吡咯替尼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指标。定期检查血细胞计数,有助于发现患者是否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等情况。这些血液学方面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和抗肿瘤治疗的持续性,因此需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过程中,监测各种指标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通过对不良反应、心脏功能、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的定期评估,医生可以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其生活质量。希望本文能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