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卢非酰胺(Rufinamide)的耐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发布时间:2025-04-26 16:12:21 阅读:1018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卢非酰胺薄膜片

卢非酰胺薄膜片 生产厂家:日本卫材 功能主治:调节大脑中钠通道活性,强直和失张力发作频率显著降低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鲁非胺片应随食物服用。  片剂可整片、半片或压碎  四岁及以上儿童  对于体重为 15.0-30.0 kg 的儿童,卢非酰胺治疗应在两天内开始,每日剂量为 200 mg/天,分为两次,饭后口服。  起始期后,日剂量应每隔一天以 200 mg 或更少的增量稳步增加,直至达到 1,000 mg/天的目标维持剂量。  维持剂量同样应分为两剂,饭后口服。  根据症状,每日剂量可能会增加或减少,前提是总剂量不超过 1000 毫克/天,并且通过 200 毫克/天或更少的增量来实现增加,并且频率不超过每隔一天。  体重30.1公斤以上的儿童,推荐剂量和给药方法与成人相同。  成年人  在成人中,卢非酰胺治疗应在两天内开始,每日剂量为 400 毫克/天,分为两次服用,饭后口服。  起始期后,日剂量应每隔一天以 400 mg 或更少的增量稳步增加,直至体重为 30.1-50.0 kg 患者的目标维持剂量为 1,800 mg/天,对于体重为 2,400 mg/天的患者体重为 50.1-70.0 公斤,或体重为 70.1 公斤或更大的患者为 3,200 毫克/天。  各维持剂量同样应分为两剂,饭后口服。  根据症状,每日剂量可以增加或减少,前提是总剂量不超过推荐的维持剂量
查看详情

卢非酰胺(Rufinamide)的耐药及药物相互作用,卢非酰胺(Rufinamide)是一种抗癫痫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特发性癫痫综合征,其疗效包括:控制癫痫发作,减少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特别是注意力、学习和记忆方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癫痫发作对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的负面影响。该药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卢非酰胺(Rufinamide)是一种用于治疗癫痫的抗癫痫药物,特别对于难治性癫痫患者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像许多抗癫痫药物一样,卢非酰胺的使用也伴随有耐药性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本文将探讨卢非酰胺的耐药机制以及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卢非酰胺的药理机制

卢非酰胺是一种用于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抗癫痫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延长钠通道的失活时间,从而抑制异常神经元的兴奋性。这种机制使得卢非酰胺能够有效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随着长期使用,部分患者会出现对卢非酰胺的耐药性,导致发作频率的增加和治疗效果的减弱。

2. 耐药机制

卢非酰胺的耐药性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药物浓度的变化、药物代谢酶的诱导、钠通道的结构变化以及受体的适应性变化等。研究表明,某些患者的癫痫病理状态可能导致钠通道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卢非酰胺的结合能力和抑制效果。此外,长期使用其他抗癫痫药物也可能影响卢非酰胺的疗效,进一步加剧耐药的发生。

3. 药物相互作用

卢非酰胺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而肝脏代谢酶的诱导与抑制可能影响其药物浓度和疗效。与其他抗癫痫药物共同使用时,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例如,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能够诱导肝脏酶的活性,可能使卢非酰胺的血药浓度下降,降低其疗效。另一方面,卢非酰胺也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因此在联合用药时需谨慎评估其可能的相互作用。

4. 临床应用的展望

针对耐药性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临床医生在使用卢非酰胺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反应和药物浓度变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能更有效,例如在必要时调整剂量或结合其他抗癫痫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此外,在研究和临床试验中探索新的治疗方案和二线治疗药物,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耐药发生的风险。

尽管卢非酰胺在治疗癫痫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耐药性和药物相互作用问题亦不容忽视。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机制,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