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英菲格拉替尼国内上市了么

发布时间:2023-09-05 13:23:15 阅读:110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英菲格拉替尼

英菲格拉替尼 生产厂家:瑞士诺华制药 功能主治:国内新型治疗胆管癌的FGFR抑制剂,客观缓解率提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首先,在用药之前,要确定是否存在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否则不允许服用该产品。  Truseltiq的推荐剂量为125mg,每天口服一次,连续用药21天,停药7天,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用药时间为每天同一时间,饭前至少1小时或饭后2小时,空腹服用。  注:用一杯水吞下整个胶囊,不得压碎、咀嚼或溶解。  剂量调整:  轻度和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推荐剂量为100mg,每天口服一次,连续用药21天,停药7天,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轻度肝损伤患者:推荐剂量为100mg,每天口服一次,连续用药21天,停药7天,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中度肝损伤患者:推荐剂量为75mg,每天口服一次,连续用药21天,停药7天,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查看详情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被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较大。在传统治疗方案中,手术切除是首选,但仅适用于早期胆管癌患者。对于晚期患者,化疗和放疗是主要手段,但效果有限。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中FGFR的异常表达与迁移、增殖、血管生成等过程密切相关。英菲格拉替尼正是一种针对FGFR的抑制剂。
  英菲格拉替尼以其高效的抑制FGFR的作用而备受关注。FGFR是一种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参与了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被认为是胆管癌生长和转移的驱动因子之一。英菲格拉替尼通过阻断FGFR的信号通路,抑制了胆管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临床试验表明,英菲格拉替尼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案更有效。
英菲格拉替尼  在国内临床试验中,英菲格拉替尼展现出了较高的客观缓解率。根据研究数据,英菲格拉替尼治疗胆管癌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40%以上,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方案。这一结果表明,英菲格拉替尼的上市将给胆管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英菲格拉替尼也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据悉,该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个别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眼部炎症等不良反应。此外,英菲格拉替尼还有可能引发高血压、肝功能损害等其他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英菲格拉替尼治疗胆管癌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风险和益处,做出明智的治疗决策。
  总体而言,英菲格拉替尼的国内上市为胆管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抑制FGFR信号通路,该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胆管癌的生长和转移,提高客观缓解率。然而,患者和医生在使用英菲格拉替尼时也需谨慎,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以防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进一步验证英菲格拉替尼在治疗胆管癌中的疗效,以及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为胆管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