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药品
更多健康问答
更多-
达比加群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什么
达比加群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什么,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etexilate)适用于:1、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预防性抗凝治疗;2、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的治疗和预防;3、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预防性抗凝治疗;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治疗。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etexilate)禁忌为:1、患者对达比加群酯或其任何辅料存在过敏反应禁用;2、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3、临床上有显著活动性出血的患者禁用;4、存在大出血风险的情况患者禁用;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6、肝功能不全或肝病患者禁用。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etexilate)是一种口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特别是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以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风险。本文将对达比加群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进行详细阐述。 1. 达比加群酯的适应症 达比加群酯主要适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以降低这些患者发生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风险。此外,达比加群酯也被推荐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预防与治疗。对于经过手术后的患者,达比加群酯同样适用于预防术后静脉血栓栓塞。 2.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应用 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达比加群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有效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降低卒中发生率。研究表明,达比加群酯与传统抗凝药物相比,具有类似或更低的卒中风险和出血事件,因此成为这一人群中常用的抗凝治疗选择。 3. 禁忌症 尽管达比加群酯在多数情况下安全有效,但仍有一些禁忌症需要关注。对达比加群酯或其成分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此外,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活动性出血或高出血风险的患者不适合使用该药物。此外,对于已经存在机械心脏瓣膜的患者,达比加群酯也是禁忌的,因为其对这类患者的出血风险较高。 4. 注意事项 在使用达比加群酯时,医生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以调整治疗方案。患者也应定期复查,以确保没有出现潜在的出血等不良反应。同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增加出血风险。 达比加群酯因其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显著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而广受欢迎。了解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合理应用该药物至关重要。务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李娟 | 问药网药师
回答时间 2025-04-11
-
能倍乐治疗过程中如何管理副作用
能倍乐治疗过程中如何管理副作用,能倍乐(Tiotropium/Olodaterol)常见副作用有:1、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口腔和面部肿胀;2、呼吸困难、血压突然降低或头晕、口干;3、头晕、睡眠困难、头痛、高血压;4、心跳加快、咳嗽、便秘;5、鼻咽炎、喉咙痛、喉炎、牙龈炎;6、声音嘶哑、鼻出血、口腔和咽喉真菌感染;7、视力模糊、心跳加快、恶心、关节痛。能倍乐(tiotropium/olodaterol)是一种组合药物,广泛应用于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治疗。作为一种长效吸入性抗胆碱药和长期作用β2激动剂的复合制剂,能倍乐能够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减轻COPD患者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副作用的管理对于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使用能倍乐治疗过程中有效管理副作用,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治疗并获得最佳效果。 1. 副作用概述 在使用能倍乐治疗COPD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副作用包括口干、咳嗽、喉咙刺激、心率加快等。了解这些副作用的性质和常见程度是管理的第一步。医生和患者应该进行充分沟通,让患者能够识别这些反应,并在出现副作用时及时与医生联系。 2. 监测与评估 患者在接受能倍乐治疗之后,定期的监测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医生可以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症状变化,并评估副作用的严重程度。此外,使用标准化的问卷或评分量表,可以帮助患者更准确地描述他们的症状,从而优化治疗方案。 3. 对症处理 对于常见的副作用,患者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对症处理方法。例如,针对口干的患者,建议多喝水,使用润喉糖或无糖口香糖来促进唾液分泌。对于出现咳嗽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这样可以减轻喉咙的刺激感。 4. 医生的指导与支持 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为患者提供充分的指导与支持。医生可以解释副作用的发生机制,让患者认识到这些反应通常是暂时的,同时提供详细的用药指导,强调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患者在治疗初期可能会有焦虑情绪,医生应当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增强患者的信心和依从性。 通过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倍乐的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管理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获得所需的信息与支持,不仅有助于减少副作用的影响,还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保持良好的医患沟通和随访管理是优化COPD治疗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长期控制病情的关键。
陈志明 | 问药网药师
回答时间 2025-04-01
-
百合施多特能提高抗病毒免疫力吗
百合施多特(human cytomegalovirus immunoglobulin,HCMV-Ig)是一种专门针对人类细胞病毒(CMV)的免疫治疗药物,广泛应用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如器官移植患者、化疗患者等。这些患者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易受到各种病毒的侵袭,尤其是CMV。而百合施多特在提高抗病毒免疫力方面的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 1. 百合施多特的作用机制 百合施多特作为一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主要通过中和CMV病毒颗粒、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以及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来发挥其作用。它能够增强患者体内针对CMV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从而提升免疫系统对CMV的抵抗力。 2. 免疫抑制患者的风险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往往面临严重的感染风险,包括CMV感染。由于这些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其抵御病毒的能力大大减弱,因此非常容易受到CMV等病毒的入侵。此时,使用百合施多特作为辅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CMV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3. 临床研究成果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百合施多特的使用能够显著降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患者中CMV感染的发生率。这些研究还发现,百合施多特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反应,还能提高总体生存率,减少与CMV相关的并发症。 4. 使用百合施多特的注意事项 虽然百合施多特在提高抗病毒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及潜在的副作用。患者在接受百合施多特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效果。同时,患者还需进行定期的病毒监测和免疫功能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百合施多特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选择,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抑制患者的抗病毒能力,特别是对CM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这使得它成为了临床上防治病毒感染的重要工具。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使用效果,并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问药网 | 问药网官方药师
回答时间 2025-04-01
药品资讯
更多- 达妥昔单抗β能治愈神经母细胞瘤吗
达妥昔单抗β(Dinutuximab beta)是一种针对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的单克隆抗体,近年来在复发性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中受到关注。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的恶性肿瘤,常常具有侵袭性,难以治愈。本文将探讨达妥昔单抗β在治疗这一疾病中的潜力和效果。 1. 达妥昔单抗β的机制与作用 达妥昔单抗β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表面特定抗原(GD2)结合,激活免疫系统进行抗肿瘤反应。GD2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上高表达,因此,它作为一个靶点可以有效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此外,该药物还有助于诱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性(ADCC),进一步增强了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2. 临床试验与疗效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达妥昔单抗β在复发性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中的应用能显著改善治疗效果。研究显示,接受该药物治疗的患者,尤其是在早期阶段的患者,其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有所延长。这些结果为达妥昔单抗β作为神经母细胞瘤治疗的重要疗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副作用与安全性 尽管达妥昔单抗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其使用也伴随一定的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发热、低血压、过敏反应等。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神经毒性。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时,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并监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4. 未来展望 随着对神经母细胞瘤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达妥昔单抗β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通过与其他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或其他免疫疗法)的联合使用,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个体化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以期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达妥昔单抗β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选择,正在改变复发性或难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格局。虽不能保证治愈,但其在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面展示了显著的潜力。随着研究的继续推进,期待未来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问药网 您身边的用药科普专家
2025-04-13
- 百合施多特的效果持续多久
百合施多特的效果持续多久,百合施多特(Human cytomegalovirus immunoglobulin)是一种用于预防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特别是移植受者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的生物制剂。该药物从人血浆中制备,含有高水平抗巨细胞病毒(CMV)的特异性抗体。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中和病毒和刺激CMV特异性免疫反应。该药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百合施多特(human cytomegalovirus immunoglobulin,HCMV IG)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细胞病毒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制剂,特别适用于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这类患者由于免疫系统被抑制,面临着更高的病毒感染风险。理解百合施多特的效果持续时间,对于正确使用这种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1. 百合施多特的机制 百合施多特通过提供特异性抗体,增强机体对人类细胞病毒(CMV)的抵抗力。这些抗体可以中和病毒及其感染细胞,从而降低病毒复制和传播的风险。这种机制为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2. 效果的持续时间 百合施多特的效果通常与施用剂量及患者的个体免疫状态有关。研究表明,注射后抗体水平在几天内达到峰值,并可能在数周内持续高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浓度会逐渐降低,通常在治疗后约三个月出现显著下降。因此,在高风险期间,可能需要进行重复注射以维持足够的保护。 3. 患者的个体差异 不同患者对百合施多特的反应存在显著个体差异。一些患者可能在接受较长时间的免疫抑制治疗后,其体内的抗体水平维持时间较短。这些差异可能来源于患者的基础免疫状态、合并症、以及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种类。因此,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注射计划。 4. 临床应用的建议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百合施多特的治疗效果,建议在免疫抑制治疗开始前或初期进行首次注射,并根据患者的监测情况,适时调整后续注射的时间和剂量。此外,定期检查抗体水平对于判断需要额外治疗的时机尤其重要。 百合施多特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保护手段,其效果的持续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合理的使用与监测,可以为免疫抑制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保护,降低细胞病毒感染的风险。正确的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问药网 您身边的用药科普专家
2025-04-13
- 达比加群酯国内上市时间
达比加群酯国内上市时间,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etexilate)于2010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于2012年中国批准上市。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 etexilate),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减少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近年来,达比加群酯在国内的上市时间备受关注,水准的提升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探讨达比加群酯在国内上市的时间及其临床应用。 1. 达比加群酯的研发背景 达比加群酯是一种直接口服抗凝药,属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它的研发旨在为患者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抗凝选择,尤其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尤为重要,这类患者面临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较高。 2. 国内上市进程 达比加群酯于2008年在欧美地区获得上市许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中国的上市进程相对较慢。经过多轮临床试验和监管审批,达比加群酯最终于2011年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正式在国内市场上市。这一进展大大丰富了我国的抗凝治疗选择。 3. 临床应用与疗效 达比加群酯的上市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卒中预防方案。临床研究表明,该药物在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方面,比传统口服抗凝药物有明显优势。此外,达比加群酯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使用更为方便,患者的依从性也因此提高。 4. 总结与展望 达比加群酯的上市标志着中国在抗凝药物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抗凝治疗需求的增加,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类似的创新药物进入市场,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卒中和栓塞的风险。同时,医务人员和患者也需要进一步了解新药物的使用规范,以确保达到最佳的疗效和安全性。
问药网 您身边的用药科普专家
2025-04-13
企业信息
企业全称 | 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 ||
企业简称 | Boehringer Ingelheim | ||
国家 | 德国 | ||
企业介绍 | 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制药公司(勃林格殷格翰)是一家致力于人类生物制药化学和动物健康产品的医药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有制药企业之一。以下是关于该公司的详细介绍: 历史与创立:勃林格殷格翰由勃林格家族阿尔伯特·勃林格(Albert Boehringer)于1885年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创建。 业务规模:该公司拥有146家子公司和全球约5万名员工,在11个国家拥有20个人类制药生产基地。2018年实现净销售额175亿欧元,其中人用药品业务的收入达到126亿欧元,占到集团全部收入比重的72%。 研发实力:勃林格殷格翰全球设立5个研发中心,拥有超过8100名研发和医学部门员工。该公司高度重视研发,2018年的研发支出达到32亿欧元,占年销售额的比例超过18%,并致力于独立的基础性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勃林格殷格翰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免疫及呼吸疾病、心血管及代谢疾病、中枢神经疾病、肿瘤等。公司畅销的处方药包括思力华、泰毕全、美卡素以及可必特等。 其他业务:除了人用药品业务外,勃林格殷格翰还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动物保健业务供应商之一,以及生物制药领域的领先企业。其生物制药业务占总净销售额的5%,主要项目包括合同生产以及研发生物新药(NBEs)。 市场地位:勃林格殷格翰集团名列全球前20位,是高度研发驱动的领先医药公司。其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各主要省市和地区,并在多个国际排名中名列前茅。例如,在2018年和2021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勃林格殷格翰分别位列第491位和第464位。 中国市场:勃林格殷格翰于1994年进入中国,中国总部位于上海。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3200名员工,并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杰出雇主”认证。 总的来说,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广泛的市场布局,在全球医药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
企业位置
德国
666 视频
666 资讯
666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