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思他宁和奥曲肽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4-03-23 15:39:50 阅读:1411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善龙

善龙 生产厂家:瑞士诺华制药 功能主治:用于肢端肥大症,部分患者在第十九次治疗后症状消失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本品仅能通过臀部肌肉深部注射给药,而决不能静脉注射。  如果穿入血管要更换注射部位。  反复注射应当轮流选择左侧或右侧不同的臀部肌肉注射。  肢端肥大症  对使用标准剂量皮下注射善宁已完全控制的患者,本品的推荐初始剂量为20mg,每隔4周给药1次,共3月。  治疗可以在最后一次皮下注射善宁后1天开始。  此后剂量应当根据血清GH和生长因子C(IGF-1)的浓度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决定。  如果3月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生化参数(GH和IGF-1)尚未完全控制(GH>2.5ug/L)时,剂量应当增至30mg,每隔4周给药1次。  如GH≤(smallerthanorequalto)2.5ug/L,则继续使用20mg治疗,每4周给药1次。  如果使用20mg治疗3月后,GH的浓度持续低于1ug/L,IGF-1的浓度正常以及临床上肢端肥大症的可逆的症状和体征消失,本品的剂量可降至10mg。  鉴于如此低的剂量,要密切观察监测血清GH和IGF-1的浓度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  对于不适合外科手术、放疗、多巴胺激动剂治疗或治疗无效的患者,或在放疗发挥充分疗效前病情处于潜在反应阶段的患者,建议在开始上述使用本品治疗前,先短期使用皮下注射善宁以评估奥曲肽治疗的耐受性和疗效。  胃肠胰内分泌肿瘤已使用皮下注射善宁治疗的患者:对于症状已完全由皮下注射善宁控制的患者,建议本品的初始剂量为20mg,每隔4周给药1次。  原有的皮下注射善宁的有效剂量治疗应当维续到第一次注射本品后至少2周(有的患者则需维持3-4周)。  从未使用皮下注射善宁治疗的患者:建议开始使用本品治疗前,应短期(约2周)每日3次皮下注射善宁0.1mg,以评估奥曲肽治疗反应和全身耐受性。  剂量调整使用本品治疗3个月后,对于症状和生化指标已完全控制的患者,本品剂量应当降至10mg,每隔4周给药1次。  使用本品治疗3个月症状仅部分控制的患者,剂量应当增至30mg,每隔4周给药1次。  使用本品治疗胃肠胰肿瘤期间,患者的症状会一度更明显。  此时建议加用皮下注射善宁,其剂量与使用本品之前相同。  这对于治疗的最初2月使血奥曲肽达到治疗水平尤为重要。  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使用:当皮下注射善宁治疗时,肾功能损害不会影响血奥曲肽的曲线下面积(AUC)。  因此本品的剂量不必调整。  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使用:通过皮下和静脉途径给予善宁的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的清除力可能下降,而脂肪肝患者则不然。  鉴于奥曲肽较宽的治疗窗,肝硬化患者的本品的剂量不需调整。
查看详情

思他宁(Somatostatin)和奥曲肽(Octreotide)都是用于治疗一些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的药物。尽管它们都属于抑制素类药物,但它们在治疗应用、作用机制和药物特点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本文将对思他宁和奥曲肽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的差异。

1. 思他宁和奥曲肽的作用机制

思他宁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的抑制素,它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抑制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释放,从而发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奥曲肽是思他宁的合成类似物,其作用机制与思他宁类似,但更为强效。

2. 治疗应用

2.1 奥曲肽的治疗应用

奥曲肽广泛用于多种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如肢端肥大症、血管活性肠肽瘤、胰高糖素瘤、胃泌素瘤/卓-艾综合征以及胰岛素瘤等。它通过抑制激素的分泌,减少病情的发展和症状的表现,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2.2 思他宁的治疗应用

思他宁的治疗应用范围相对较窄。它主要用于血管活性肠肽瘤和胰高糖素瘤的治疗,可以减少这些肿瘤分泌的激素数量,并控制相关病状。但在其他类型的肿瘤和疾病中,思他宁的疗效相对较差。

3. 药物特点

3.1 奥曲肽的药物特点

奥曲肽具有相对较长的半衰期,使得每日只需注射一到两次即可维持治疗效果。此外,奥曲肽还有一种长效缓释剂型,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从而延长了药效作用时间。这种长效制剂特别适合那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3.2 思他宁的药物特点

与奥曲肽相比,思他宁的半衰期较短,因此需要更频繁的给药,一般每日多次注射。这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便。

4. 总结

综上所述,虽然思他宁和奥曲肽都属于抑制素类药物,但它们在治疗应用、作用机制和药物特点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奥曲肽广泛用于多种内分泌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并且具有长效制剂,减少了患者的用药频率。而思他宁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需更频繁的给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选择,并密切配合医疗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