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西呱片
生产厂家:德国拜耳(Bayer)
功能主治:治疗肺动脉高压的sGC刺激剂,较多实现疾病无恶化改善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仅在有CTEPH或PAH治疗经验的医师处方及监督下开始使用本品。 剂量 剂量滴定 推荐的起始剂量是每次1mg,每日3次,治疗2周。 片剂应每隔6至8小时左右服用1次,每日3次(参见【药代动力学】)。 如果收缩压≥95mmHg,并且患者无低血压的症状或体征,则可每隔2周增加一次剂量,每次增幅为0.5mg,每日3次,最大增至2.5mg,每日3次。 如果收缩压<95mmHg,且患者无低血压的症状或体征,则应维持剂量不变。 如果剂量上调期内任何时间的收缩压下降到95mmHg以下,并且患者表现出低血压的症状或体征,那么当前剂量应减少0.5mg,每日3次。 在某些PAH患者中,每次口服1.5mg,每日3次时,6分钟步行距离(6MWD)就可充分应答(参见【临床试验】)。 维持剂量 应维持已确定的个体剂量,除非出现低血压症状和体征。 最大每日总剂量为7.5mg,即每次2.5mg,每日3次。 如果漏服一次药物,应按照计划继续治疗,进行下一次给药。 如果治疗已经中断3日或更长时间(治疗停止),按每次1mg,每日3次,为期2周的剂量水平重新开始治疗,并按照上述剂量滴定方案继续进行治疗。 如果无法耐受,可随时考虑减量。 食物 通常可随餐或空腹服用片剂。 因为与餐时相比,空腹状态下利奥西呱的血浆峰浓度升高,所以对于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不建议在餐时服药和空腹服药之间转换(参见【药代动力学】)。 特殊人群 在治疗开始时,进行个体化剂量滴定,使滴定后剂量满足患者需要。 儿童人群 尚无临床数据支持在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使用利奥西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前数据显示,利奥西呱对骨骼生长有不良反应(参见【药理毒理】)。 在意义明确之前,应避免在儿童和生长期青少年中使用利奥西呱(参见【注意事项】)。 老年人群 老年患者(≥65岁)的低血压风险增加,因此个体化剂量滴定过程中应非常谨慎(参见【药代动力学】)。 肝功能损害 因尚未对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ChildPughC级)进行研究,所以禁止在这些患者中使用利奥西呱(参见【禁忌】)。 本品在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ChildPughB级)中的暴露水平升高(参见【药代动力学】),因此在个体化剂量滴定期间需非常谨慎。 肾功能损害 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数据有限,并且未获得透析患者的数据。 因此,不建议在这些患者中使用利奥西呱(参见【注意事项】)。 因为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30~50mL/min)的药物暴露水平升高(参见【药代动力学】),所以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低血压风险升高,在个体化剂量滴定时应特别慎重。 吸烟者 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体内利奥西呱的血浆浓度降低。 由于存在疗效降低的风险,建议目前吸烟者停止吸烟。 吸烟或治疗期间开始吸烟的患者剂量需要增至每次2.5mg,每日3次(参见【药物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 停止吸烟的患者可能需要减量。 给药方法 口服。 粉碎片剂 对于无法吞服整片药物的患者,可粉碎利奥西呱片剂,并与水或软性食物(例如苹果酱)混合后立即口服(参见【药代动力学】)。
查看详情
利奥西呱(Riociguat)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利奥西呱(Riociguat)的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需遵医嘱;2.低血压或心脏病患者慎用;3.避免与硝酸盐类药物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同时使用;4.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5.治疗期需根据反应调整剂量;6.定期监测血压、心功能;7.不要突然停药,需遵医嘱使用。
利奥西呱(Riociguat)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肺动脉高压和阵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它通过改善血流和降低肺动脉压力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利奥西呱时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药物的有效性。
1. 医生指导下使用
利奥西呱的使用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剂量,并定期进行随访评估,以便医生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副作用。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示,切勿自行调整剂量。
2. 监测血压
使用利奥西呱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尤其是在治疗初期或调整剂量时。该药物可能导致低血压,因此需要注意如果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应调整。
3. 妊娠与哺乳注意
利奥西呱对妊娠期间的使用需格外谨慎。尚不清楚该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此外,哺乳期的女性也应咨询医生,以评估使用该药物的风险及替代方案。
4. 避免与某些药物联用
在使用利奥西呱期间,患者需告知医生其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和草药。某些药物(如其他降压药物)可能会对利奥西呱的效果产生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相互作用。
最后,在使用利奥西呱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定期接受检查,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了解并遵循相关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助于降低风险,优化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