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新瑞白
生产厂家:中国齐鲁制药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用法用量: 1、肿瘤:用于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000/ mm3(白细胞计数2000/ 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5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 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 (白细胞计数10000/ mm3) 以上时,停止给药。 2、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不足1000/ mm3,骨能中的原粒细胞明显减少,外周血液中未见原粒细胞的情况下,成年患者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患者2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 mm3) 以上时,停止给药。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不足1000/ mm3时,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4、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 mm3时,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胞数回升至5000/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 5、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年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 mm3时: 1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 mm3时,1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 6、用于促进骨髓移植患者中性粒细胞增加: 成人在骨髓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在骨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 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查看详情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它能够有效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粒细胞,从而提升患者的白细胞水平。近年来不少患者在使用该药物后,反映出现持续的骨痛症状,这引发了关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骨痛影响的关注。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1.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作用机制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通过与骨髓中的特定受体结合,显著促进粒细胞的生成。这是一种重要的造血因子,特别是在治疗因化疗、放疗等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和抵抗力。这种药物的使用并非没有风险,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
2. 骨痛的成因
受体刺激后,骨髓活跃的造血活动可能会导致骨髓内压增高,进而引发骨痛。此外,粒细胞的增生可能会导致骨髓腔内结构的变化,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值得注意的是,骨痛的发生不仅与药物本身的作用有关,还可能与患者自身的病理状态和个体差异有关。
3. 持续骨痛是否正常
对于接受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的患者来说,持续的骨痛并不一定是正常的现象。虽然部分患者在用药后会经历短暂的骨痛,但如果这种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痛感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就需要引起重视。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综合评估病情,判断骨痛是否与药物有关。
4. 管理和应对策略
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骨痛,患者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例如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相关血液指标。同时,可以通过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使用止痛药物、物理疗法等,缓解症状。此外,医生也可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药物剂量,以减少副作用。
总体上,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伴随而来的骨痛问题也需引起重视。通过合理的管理与沟通,患者可以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如有持续不适,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确保治疗安全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