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伐木肽
生产厂家:日本武田
功能主治:用于在宏观完全手术切除后治疗高度可切除的非转移性骨肉瘤
用法用量: 米伐木肽治疗应由在骨肉瘤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启动和监督。 1、剂量学 所有患者的mifamurtide(米伐木肽)推荐剂量为 2 mg/m2体表面积。切除后应作为辅助治疗给药:每周2次,至少间隔3天,持续12周,随后每周1次治疗,再持续24周,36周内共输注48次。 2、特殊人群 >30岁的成人在骨肉瘤研究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均为65岁或以上,在 III 期随机化研究中,仅纳入了年龄≤30岁的患者。因此,没有足够的数据推荐 MEPACT 在 > 30岁的患者中使用。 3、肾损害或肝损害 轻度至中度肾损害(肌酐清除率 (CrCL)≥30 mL/min)或肝损害(Child-Pugh A级或 B 级)对mifamurtide(米伐木肽) 的药代动力学无具有临床意义的影响;因此,无需对这些患者进行剂量调整。但是,由于中度肝损害受试者中mifamurtide(米伐木肽) 的药代动力学变异性较大,且中度肝损害患者的安全性数据有限,因此建议中度肝损害患者慎用mifamurtide(米伐木肽)。 由于尚无 mifamurtide 在重度肾损害或肝损害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因此建议这些患者慎用mifamurtide(米伐木肽)。如果在化疗完成后使用mifamurtide(米伐木肽),建议继续监测肾脏和肝脏功能,直至所有治疗完成。 4、<2岁儿童人群 尚未确定mifamurtide(米伐木肽)在0-2岁儿童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无可用数据。 给药方法 MEPACT(米伐木肽)通过静脉输注给药,持续1小时。 MEPACT(米伐木肽)不得推注给药。 关于给药前复溶、使用提供的过滤器过滤和稀释药品的进一步说明。
查看详情
米伐木肽(Mifamurtide)是一种用于治疗非转移性骨肉瘤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关心治疗的时间安排及注射频率。特别是对于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了解米伐木肽的注射周期和频率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和管理预期。
1. 米伐木肽的作用机制
米伐木肽是一种免疫调节剂,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来对抗肿瘤细胞。它主要用于治疗非转移性骨肉瘤,尤其是那些在手术后仍可能存在微小转移的病例。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米伐木肽可以帮助提高疾病的缓解率和生存率。
2. 注射频率与时间安排
通常情况下,米伐木肽的治疗方案是基于多次注射进行的。具体来说,患者通常在手术后的两个星期内开始接受治疗,并且根据医生的建议,每周注射一次,持续时间一般为12周。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尽早提高患者的免疫反应,以对抗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
3. 注射方式与注意事项
米伐木肽通常以静脉注射的形式给药,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注射。在注射前,医护人员会检查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并监测是否有不良反应。由于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患者应密切观察自身的反应,并在必要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4. 结论与展望
米伐木肽为非转移性骨肉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合理的注射安排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治疗过程。了解米伐木肽的注射时间和频率,将为患者和家属在治疗期间提供更多的保障与信心。随着研究的深入,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针对骨肉瘤的创新疗法问世,为患者的康复之路开辟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