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英菲格拉替尼(Infigratinib)耐药性

发布时间:2025-03-12 16:11:47 阅读:970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英菲格拉替尼

英菲格拉替尼 生产厂家:瑞士诺华制药 功能主治:国内新型治疗胆管癌的FGFR抑制剂,客观缓解率提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首先,在用药之前,要确定是否存在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否则不允许服用该产品。  Truseltiq的推荐剂量为125mg,每天口服一次,连续用药21天,停药7天,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用药时间为每天同一时间,饭前至少1小时或饭后2小时,空腹服用。  注:用一杯水吞下整个胶囊,不得压碎、咀嚼或溶解。  剂量调整:  轻度和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推荐剂量为100mg,每天口服一次,连续用药21天,停药7天,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轻度肝损伤患者:推荐剂量为100mg,每天口服一次,连续用药21天,停药7天,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中度肝损伤患者:推荐剂量为75mg,每天口服一次,连续用药21天,停药7天,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查看详情

英菲格拉替尼(Infigratinib)耐药性,英菲格拉替尼(Infigratinib)的耐药性,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1、耐药性的一个主要机制是与英菲格拉替尼的靶点,即FGFR2基因突变有关;2、一些患者可能在接受治疗后,最初对药物有反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的疗效逐渐减弱,最终导致耐药性;3、有些患者可能会同时对多种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包括英菲格拉替尼以及其他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由于每个患者的体质以及病情进展不同,所以每个患者产生耐药的时间以及表现也不相同,当患者出现耐药现象时,应第一时间向相关医生咨询,更改或更换治疗方案。

英菲格拉替尼(Infigratinib)是一种针对胆管癌的靶向药物,主要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这种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随着治疗的推进,耐药性的出现成为制约其长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探讨英菲格拉替尼耐药性的机制及其临床影响。

1. 英菲格拉替尼的作用机制

英菲格拉替尼主要用于治疗胆管癌,特别是那些存在 FGFR2 融合或突变的患者。作为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英菲格拉替尼通过靶向 FGFR 信号通路,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随着治疗的持续,许多患者会出现耐药性,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2. 耐药性的主要机制

英菲格拉替尼的耐药性主要与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和表型变化有关。研究发现,FGFR受体的突变能够导致药物结合位点的改变,从而减少英菲格拉替尼的抑制效果。此外,肿瘤细胞可能通过激活其他替代信号通路(如PI3K/Akt或MAPK通路)来绕过FGFR的抑制,进一步增强耐药性。

3. 临床表现与监测

耐药性的出现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表现。患者在英菲格拉替尼治疗后,可能在初期有良好的反应,但随着耐药性的发展,肿瘤通常会出现进展。为了及时发现耐药性,临床医生建议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肿瘤基因检测和影像学评估,以便早期识别耐药机制并调整治疗方案。

4. 未来的研究方向

为了克服英菲格拉替尼的耐药性,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多种策略。例如,联合其他靶向药物或化疗药物以增强治疗效果,或者开发下一代 FGFR 抑制剂以避免当前药物的耐药突变。此外,个体化治疗策略的研究也为精准医学在胆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契机。

综合来看,英菲格拉替尼在胆管癌的治疗中展现了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通过深入研究耐药机制及开发新治疗策略,有望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改善胆管癌的临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