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乌帕替尼对类风湿多久见效

发布时间:2023-09-07 10:06:33 阅读:182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乌帕替尼

乌帕替尼 生产厂家:美国艾伯维 / AbbVie Limited 功能主治:口服JAK抑制剂,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临床缓解率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线轴性脊椎关节炎:建议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特应性皮炎:  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40 kg的儿科患者和65岁以下的成年人:起始剂量为口服15 mg,每日一次。  如果没有达到足够的疗效,考虑将剂量增加至30 mg,每天一次。  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建议剂量为每次15mg,每日一次。  严重肾损害的患者:建议剂量为每次15mg,每日一次。  溃疡性结肠炎:  成人:乌帕替尼的推荐诱导剂量为45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乌帕替尼维持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对于难治性、严重性或广泛性疾病的患者,可考虑每日服用30 mg。  如果30 mg剂量未达到足够的治疗效果,则停止30mg的服用。  使用维持反应所需的最低有效剂量。  肾损害或肝损害患者的推荐剂量:  肾损害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X线轴性脊髓炎:轻度、中度或重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特应性皮炎:对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建议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轻度或中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对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建议剂量为:诱导:30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维持:15 mg,每日一次;轻度或中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肝损害患者:  乌帕替尼不建议用于严重肝损害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轴性脊柱关节炎:轻度或中度肝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溃疡性结肠炎:对于轻度至中度肝损害患者,推荐剂量为:诱导:30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维持:15 mg,每日一次。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剂量调整: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线轴性脊髓炎:接受强CYP3A4抑制剂的患者的推荐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溃疡性结肠炎:接受强CYP3A4抑制剂的溃疡性结炎患者的推荐剂量:诱导:每天30 mg,持续8周;维持:每天15 mg
查看详情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病,常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乌帕替尼通过选择性抑制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通路,可以干扰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自身免疫反应的过程,从而减轻疾病症状和改善关节功能。
  乌帕替尼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证实。一项名为“SELECT-COMPARE”的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安慰剂,乌帕替尼在短期治疗中可以显著减轻关节病变活动度、改善晨僵时间、减少患者自我评估疼痛感和炎症指标等。此外,另外一项长期治疗的研究也发现,乌帕替尼可以持续改善关节功能和减少疼痛感。
乌帕替尼  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乌帕替尼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可能会有些差异。一般来说,乌帕替尼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初期即可体现出来,通常在开始治疗后的几个月内就能看到明显的改善。大部分患者在3个月内可以感受到关节疼痛减轻、关节肿胀和晨僵时间缩短等症状的改善。至于完全缓解症状的时间,则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乌帕替尼的治疗效果并非对所有患者都适用。在一些极少数的患者中,乌帕替尼可能无法满足其治疗需求。此外,乌帕替尼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感染、贫血、肝酶升高等。因此,在使用乌帕替尼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前,一定要经过充分的医学评估,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乌帕替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型药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可以在治疗开始后的几个月内感受到症状的明显改善。然而,每个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不尽相同,因此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与专业医生密切配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