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帕替尼
生产厂家:孟加拉DIL耀品国际制药公司
功能主治:一款小分子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治疗HER2阳性晚期或是转移性乳腺癌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1)推荐剂量为1250 mg(5片),每日1次,第1~21天服用,与卡培他滨2000mg/m2/天,第1~14天分2次服联用。 拉帕替尼,应每日服用1次,不推荐分次服用,饭前1h或饭后1h后服用; 卡培他滨应与食物一起服用,或在进食后30分钟内服用。 如漏服1剂,第2天不需剂量加倍。 (2)剂量调整 心脏事件 (1)所有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开始治疗前,应进行左室射血分数的评估,确认基线左室射血分数在所属医疗机构的正常范围内。 在本品治疗过程中应对左室射血分数继续监测,以确保其不低于所属医疗机构的正常值下限。 (2)患者服用本品过程中如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低于正常值下限,或出现2级或2级(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常用术语分级标准NCICTCAE分级)以上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相关的症状,应停止用药。 如果左心室射血分数恢复至正常,且患者无症状,可以在停用至少2周后将本品减量使用(1000mg/天与卡培他滨联合)。 基于当前数据大多数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发生在治疗的前12周内,不过,关于长期用药情况的数据尚有限。 肝脏损害 (1)中度至重度肝损伤的患者,可使药物在体内暴露量分别增加56%和85%。 有肝损伤的患者由于药物体内暴露量会增加,所以应谨慎给药。 (2)重度肝损害患者(Child-ugh肝功能分级为C级)服用本品应减量。 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服药剂量减少至750mg/天时,预计可将药时曲线下面积调整至正常范围。 然而,目前尚无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此剂量调整的临床数据。 强CYP3A4抑制剂 (1)应避免同时使用强CYP3A4抑制剂(例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克拉霉素、阿塔扎那韦、因地那韦、奈法唑酮、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特利红霉素、伏立康唑)。 (2)葡萄柚也可能会增加拉帕替尼的血浆浓度,也应该避免使用。 强CYP3A4诱导剂: 应避免同时使用强CYP3A4诱导剂(例如,地塞米松、苯妥英、卡马西平、利福平、利福布丁、利福喷丁、苯巴比妥、圣约翰草)。 其他毒性 (1)服用本品过程中如出现NCI CTCAE分级为2级或2级以上的毒性反应者,应考虑停用药物或暂停药物。 (2)当毒性反应恢复至1级或1级以下时,可以按1250mg/天剂量与卡培他滨联合重新开始治疗。 如果再次出现毒性反应,那么本品应当减量用药(与卡培他滨合用时1000mg/天)。
查看详情
阿帕替尼的疗效与患者的免疫力有关吗,阿帕替尼(Apatinib)是一种靶向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属于精准的激酶抑制剂,其疗效如下:1、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细胞凋亡;2、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如肝癌、胰腺癌、肺癌等。它可以联合免疫治疗,提高肿瘤局部控制效果,提高放疗的敏感性等;该药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阿帕替尼(Apa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晚期胃腺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该药物的疗效以及与患者免疫力之间的关系。本文将探讨阿帕替尼的作用机制、其疗效、免疫力对疗效的影响,以及临床治疗中的考虑因素。
1. 阿帕替尼的作用机制
阿帕替尼是一种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receptor 2(VEGFR-2)的靶向药物,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生长。这种机制对于胃腺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因为该类型的癌症常伴随着显著的肿瘤血供。通过限制血供,阿帕替尼能够减少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抑制其生长和转移。
2. 阿帕替尼的疗效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阿帕替尼在晚期胃腺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数据显示,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明显延长。同时,阿帕替尼的副作用相对可控,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承受,继续进行后续治疗。
3. 免疫力与疗效的关系
患者的免疫力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指出,患者的免疫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阿帕替尼的疗效。例如,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可能对阿帕替尼的反应较差,可能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活性和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因此,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可能有助于更好地预测治疗效果。
4. 临床考虑因素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免疫力、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阿帕替尼与免疫疗法的联合使用,寻找增强治疗效果的新策略。目前,临床上还需要更多关于阿帕替尼与免疫反应的研究,以推动肿瘤治疗的发展。
阿帕替尼作为晚期胃腺癌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选择,其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免疫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未来的研究中,更深入地探讨阿帕替尼的疗效与患者免疫力之间的关系,将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