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用了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还需要补品吗

发布时间:2025-03-17 14:55:02 阅读:1225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新瑞白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新瑞白 生产厂家:中国齐鲁制药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用法用量:  1、肿瘤:用于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000/ mm3(白细胞计数2000/ 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5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 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 (白细胞计数10000/ mm3) 以上时,停止给药。  2、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不足1000/ mm3,骨能中的原粒细胞明显减少,外周血液中未见原粒细胞的情况下,成年患者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患者2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 mm3) 以上时,停止给药。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不足1000/ mm3时,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4、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 mm3时,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胞数回升至5000/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  5、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年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 mm3时:  1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 mm3时,1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  6、用于促进骨髓移植患者中性粒细胞增加:  成人在骨髓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5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  儿童在骨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 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 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查看详情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一种重要的生物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粒细胞,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在临床应用中,许多患者会考虑是否还需要额外的补品来支持自己的健康。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后是否还有必要补充其他营养素或补品。

1.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作用机制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通过与骨髓中的特定受体结合,促进骨髓中粒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这种药物通常用于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有助于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时间,降低感染风险。而对于那些只依赖药物治疗而忽视营养补充的患者,其恢复速度和整体健康状况可能受到影响。

2. 血小板减少症与营养状态的关系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营养不良、疾病状态等。患者的营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骨髓的造血功能。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等)可能导致造血过程的受阻,因此,合理的营养补充对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非常关键。

3. 结合使用补品的必要性

在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情况下,医生通常会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如果患者存在营养缺乏或特定的代谢需求,补充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进一步促进血液系统的恢复。例如,叶酸和维生素B12都对于红细胞及血小板的生成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补充这些营养素可能是必要的。

4. 个体化的营养方案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决定是否需要补充营养补品时,最好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通过血液检测和相关指标的监测,患者可以有效了解自身的营养需求,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

总结来说,虽然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患者是否需要补充其他营养素则取决于个体的健康状况和营养需求。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以起到协同治疗的效果,帮助患者更全面地恢复健康。建议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营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