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伊沙佐米与硼替佐米的区别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5-04-11 15:11:06 阅读:1064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伊沙佐米

伊沙佐米 生产厂家:老挝国立第二制药厂 功能主治:伊沙佐米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合使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成人多发性骨髓瘤常用剂量:1、推荐起始剂量4mg口服,在28一天疗程的第1,8和15天。  2、应在服用食物前至少一小时或饭后至少2小时。  伊沙佐米与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联用:伊沙佐米的推荐起始剂量是4mg/次口服,一周1次在28天疗程的第1,8和15天。  来那度胺的推荐起始剂量是25mg/天,28天治疗疗程的第1天至21天。  地塞米松的推荐起始剂量是40mg/次,在28天治疗疗程的第1,8,15和22天。  漏服剂量-如果延迟或错过剂量,只有在下一次预定剂量为72小时或更长时间后才应服用该剂量。  错过的剂量不应在下次计划剂量的72小时内服用。  不能用双倍剂量来弥补漏服的剂量。  如果服药后出现呕吐,患者不应重复服药。  患者应在下一次预定剂量时恢复给药。
查看详情

伊沙佐米(Ixazomib)和硼替佐米(Bortezomib)是两种常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尽管它们都属于蛋白酶体抑制剂类别,但它们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区别。本文将探讨伊沙佐米和硼替佐米之间的区别。

1. 伊沙佐米的作用机制(1.)

伊沙佐米是一种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酶体(proteasome)的活性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它通过干扰癌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过程,导致异常蛋白的积累,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2. 硼替佐米的作用机制(2.)

硼替佐米也是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但它是通过与酪氨酸蛋白酶体的β亚单位结合来抑制其活性。这种结合阻止了蛋白质的正常降解,导致异常蛋白的积累,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

3. 给药途径(3.)

伊沙佐米是一种口服药物,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服用。而硼替佐米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给予,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静脉注射。

4. 给药频率(4.)

伊沙佐米的给药频率通常为每周一次,连续服用几个星期,然后休息一周。而硼替佐米的给药频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为每周一次或两次。

伊沙佐米和硼替佐米是两种常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药物,它们在作用机制、给药途径和给药频率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伊沙佐米是一种口服药物,通过抑制酪氨酸蛋白酶体的活性来抑制癌细胞生长;而硼替佐米是一种注射剂,通过与酪氨酸蛋白酶体的β亚单位结合来抑制其活性。此外,伊沙佐米的给药频率通常为每周一次,而硼替佐米的给药频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特点来进行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