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色菌相关疾病
马拉色菌是一组常驻于人体和温血动物皮肤表面的嗜脂性酵母,在人头皮、面部、外耳道和胸背部等皮肤表面均可分离到。马拉色菌相关疾病是指由马拉色菌引起或与马拉色菌密切相关的一组皮肤病的总称,主要包括花斑糠疹(过去称花斑癣,俗称汗斑)、马拉色菌毛囊炎(过去称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和脂溢性皮炎。本文主要介绍马拉色菌毛囊炎。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于马拉色菌在毛囊内过度生长引起的毛囊及其周围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在毛囊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出现红色毛囊性丘疹或脓疱,真菌镜检或培养阳性可确诊。治疗以口服或外用抗真菌药为主。本病呈慢性经过,容易反复发作。
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性损害在颈、前胸、肩背等处出现半球形、周边有红晕的炎性毛囊性丘疹由马拉色菌感染所致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马拉色菌病
概述马拉色菌病是指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疾病。包括脂溢性皮炎、花斑癣、马拉色菌(皮屑芽孢菌)毛囊炎,或也可引起系统性感染导致各种并发症。
马尔尼菲青霉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PM)是青霉菌中唯一呈温度双相型的致病菌,是一罕见的致病菌。本病可发生于健康者,但更多见于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抑制者,随着HIV感染者日见增多,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报道也逐年增加。主要累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常播散全身,病死率高,是一种严重的深部真菌病。
麻疹样红斑
概述麻疹样红斑为一种急性全身性红斑,发病前常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伴瘙痒。
瘰疬性苔藓
又称苔藓样皮肤结核,或播散性毛囊性皮肤结核病或腺性苔藓。是皮肤结核疹的一种,属少见的皮肤结核性反应。通常发生于伴肺外结核的儿童和青年。其特征性表现为躯干部成簇性、密集分布的苔藓样毛囊性丘疹,愈后不留瘢痕,结核菌素试验通常阳性。
落屑性红皮病
落屑性红皮病,又名Leiners病。本病为婴儿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脱屑,伴有腹泻、营养不良等的严重的皮肤病,好发于冬季和早春季节,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平均出生后2个月,死亡率15%左右。落屑性红皮病是什么落屑性红皮病又称为脱屑性红皮病,经常表现为红斑和表皮鳞屑的脱屑性皮炎,好发于哺乳期的婴幼儿。落屑性红皮病起病急骤,病情初期一般表现为皱襞处的局限性红斑,多见于肛周、会阴、四肢屈侧等处,随病情发展可蔓延至全身;病情严重时,会出现灰白色的鳞屑,容易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炎、肾炎等。对于落屑性红皮病的治疗,主要为补液、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果发生感染,应该及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治疗。以上用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
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是指由螺旋体侵犯感染所致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病变。皮肤损害为丘疹、结节、游走性红斑,有的可形成溃疡,预后留下瘢痕。有的患者可发生关节炎、脑炎等。常见的螺旋体感染性皮肤病有梅毒、雅司病、品他病、莱姆病等。
流感嗜血杆菌的皮肤感染
概述流感嗜血杆菌的皮肤感染是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皮肤损害。表现为境界不清楚的紫红色蜂窝织炎,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面部。
淋病
淋病奈瑟菌引起的泌尿生殖道化脓性感染常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或阴道出现异常分泌物等症状病因为淋病奈瑟菌感染,人类是淋球菌唯一的天然宿主以抗生素治疗为主,遵循及早治疗、足量、规则用药的原则